我國《憲法》第37條第3款規定:“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體。”
我國《民法通則》第119條規定:“侵害公民身體造成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殘廢者生活補助費等費用;造成死亡的,并應當支付喪葬費、死者生前扶養的人必要的生活費等費用。”
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46條規定:“侵害他人身體致使其喪失全部或者部分勞動能力的,賠償生活補助費一般應補足到不低于當地居民基本生活費的標準。”其第147條規定:“侵害他人身體致人死亡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依靠受害人實際扶養而又沒有其他生活來源的人要求侵害人支付必要生活費的,應當予以支持,其數額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以下簡稱《刑法》)第234條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第235條規定:“過失傷害他人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由此可見,從我國憲法到民法通則及其司法解釋均明文提到“公民身體”,確認公民身體權為獨立的民事權利,雖然《民法通則》在“人身權”一節中僅規定了“生命”、“健康”而無“身體”,但這里的“健康”,我們應從廣義上進行理解,它實際包括了身體權和健康權兩項權利。《民法通則》第119條確已提到“侵害公民身體造成傷害應承擔民事責任”,對此可將其作為身體權為獨立人格權的立法依據,我們可以將身體權和健康權作為并列的兩種人格權予以保護。
身體權區別于其他人格權的特征在于,它以身體及其利益為客體,在內容上表現為:
第一,保持身體組織的完整性,禁止他人的不法侵害。
第二,支配其身體組織,包括肢體、器官、血液等。傳統的倫理觀念認為,身體組織的構成部分不得轉讓,致使傳統的民法理論認為身體權并不包括對身體組織的支配權。但是,醫學的發展推動了倫理觀念的變化,也為身體權注入了新的內容。身體器官的移植、血液的有償或者無償奉獻,都是自然人行使身體權的方式。
第三,損害賠償請求權。任何權利在受到損害時都能依法尋求賠償,身體權也不例外。我國《民法通則》第119條明確規定,“侵害公民身體造成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殘廢者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通過上述介紹可知,多部法律提到了身體權,其中包括憲法、民法通則、刑法等,說明了身體權的重要性。如果有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咨詢,可以幫助你解答疑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滯納金最高限額
2021-02-02軟件著作權對評職稱有用嗎
2020-12-08緩刑期間能學駕駛嗎
2021-01-09夫妻一方在另一方不知情的情況下所借的債務屬于夫妻共同債務嗎
2020-12-30家庭暴力犯罪中應該怎樣認定虐待和故意傷害
2021-01-29加工承攬合同糾紛的管轄地怎么規定
2021-03-15單位終止合同提前多久
2020-12-10企業停產期間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0-11-17試用不合格單位怎么證明
2021-03-19公司單方調崗降薪是否屬于違法
2021-01-20轉正后辭退員工是否給賠償
2020-12-16施工未設置安全措施應否承擔侵權責任
2021-01-29產品責任的主體有哪些
2020-12-15產品責任險的由來和發展
2020-11-182020農業保險一畝地交多少錢
2021-01-30人身保險理賠范圍有哪些
2021-03-10保險理賠員駕車撞事主 車主趴車頭被甩開
2020-12-12快處快賠理賠五大流程是什么
2021-01-21“快處快賠”理賠:五大流程
2021-02-20家庭財產出險后被保險人需要做些什么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