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是怎樣救濟著作人身權遭受侵害的
根據著作權法第四十七條、第四十八條之規定,著作人身權被侵害的,權利人可根據案件的實際情況,請求法院判令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從而取得法律的保護和救濟。在訴訟前,如果權利人有證據證明他人正在實施或者即將實施侵犯其權利包括著作人身權的行為,如果不及時制止將會使其合法權利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權利人還可以在起訴前向人民法院申請采取責令停止有關行為和財產保全的措施。
在著作人身權遭到侵害時,權利人往往要求侵權人賠禮道歉。在審判實踐中,有的法院適用賠禮道歉太多、太隨意,凡當事人主張的均給予支持,這種情形應引起注意。一般情況下,只有侵權人主觀上有故意或重大過失,才適用賠禮道歉。
對于侵權人無過錯、出于輕過失侵權及侵權時間短、范圍不大、影響很小的案件,不應適用賠禮道歉。適用賠禮道歉民事責任形式的,在判決書中應當根據權利人的請求明確賠禮道歉的方式。賠禮道歉的方式要與侵權行為的方式、程度、造成不利影響的范圍等相適應,可根據不同情況采取當面賠禮道歉、書面賠禮道歉、登報賠禮道歉、在電視臺賠禮道歉等方式,但應以可以消除影響為限。
侵害著作人身權造成精神損害能否要求精神損害賠償?我國《民法通則》和2001年修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對此并沒有作出明確的規定。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的規定,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及法人的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該規定中的“賠償損失”一般被解釋為我國精神損害賠償的法律依據。著作權法第四十六條、四十七條規定的著作權侵權行為的具體法律責任亦包括“賠償損失”,一般認為,這就是著作人身權被侵害時可以主張精神損害賠償的法律依據。
在司法實踐中,對作者著作人身權的保護已經適用了精神損害賠償。如在吳冠中訴上海朵云軒、香港永成古玩拍賣有限公司侵犯著作權糾紛一案,最高人民法院在答復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的請示函中表示:“……賠償損失的范圍和數額,應根據原告因侵權行為受到的物質損失和精神損害的全部實際損失,以及本案的綜合情況予以確定。”
最后,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判令各被告共同賠償原告損失73000元人民幣。又如,在吳嘉振訴溫州晚報社、朱湘君侵犯作品署名權糾紛案中,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認定被告溫州晚報社侵犯了吳嘉振對其作品《綠》的署名權,并判令溫州晚報社賠償吳嘉振經濟損失5萬元人民幣。由此可見,我國理論界與司法實踐對侵犯著作人身權的行為可以適用精神損害賠償民事責任已基本達成共識。
最高人民法院在2001年3月8日公布并于同月10日起施行的《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條規定,“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以人格權利遭受侵害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該司法解釋適用于民事侵權案件,當然包括侵害著作人身權糾紛案件。但我國著作權法規定,法人和其他組織在特定幾種情況下也享有法律規定的著作人身權,包括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及保護作品完整權。當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著作人身權遭到侵害時,依著作權法之規定,法人和其他組織亦應有權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這里,著作權法的規定與該司法解釋的規定就發生了沖突,很容易造成司法實踐在適用法律上的混亂。筆者主張,在最高人民法院對侵害法人或其他組織的著作人身權的精神損害賠償問題作出明確規定以前,應該依照著作權法的規定處理,因為,著作權法的效力高于司法解釋的效力,在兩者發生沖突時,前者應優先適用。建議最高人民法院對此問題盡快研究,妥善處理,以充分保護權利人的著作人身權。
雖然著作人身權遭到侵害后,權利人可以主張精神損害賠償,但這并不意味著在任何情況下,對權利人精神損害賠償的主張都予以支持。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的精神,如果侵害著作人身權的行為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法院可以按照當事人的請求,判令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民事責任形式。權利人請求精神損害賠償的,一般不予支持。
如果侵害著作人身權造成嚴重后果,適用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民事責任形式尚不足以平復權利人的精神損害的,法院才可以根據權利人的請求和案件的具體情況,適當適用精神損害賠償民事責任。確定精神損害賠償數額,應綜合考慮下列因素: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侵權行為造成的后果,侵權人的獲利情況,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及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等。
可以看出,法律在保護著作人身權方面還是做了詳細的規定的。要是你對此還有疑問的話,律霸網也提供在線律師咨詢服務,歡迎您到本網站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犯罪法律顧問承擔什么責任
2020-11-26非法集資公司高管會認定為犯罪嗎
2021-01-14交通事故傷殘鑒定過程
2021-01-13合同債務有哪些類型
2021-02-14合同訂立的形式有哪些,簽訂擔保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1-23道路施工占住商戶有賠償嗎
2021-02-20主體工程勞務部分是否可以分包
2021-01-20什么是人壽保險,投保壽險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02整容手術意外有保險可買嗎
2020-12-19家庭財產保險對哪些情況的財產損失承擔責任
2021-02-08合同上寫工作兩年后交保險合法嗎
2021-01-17如何區分人身保險與財產保險
2021-02-15保險合同的一般規定有哪些
2020-12-16保險合同電子簽字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03用人單位欠繳保險如何維權
2021-03-23保險法告知義務有哪些范圍
2021-01-11對方全責無保險理賠怎么處理
2020-11-09買的二手房拆遷有補貼嗎
2021-01-172020拆遷宅基地怎么補償
2020-12-24成都房屋拆遷補償的法定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