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像權詳解
一、現行與肖像權直接有關的法律條款
1、《民法通則》第一百條: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2、《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下稱《意見》)第139條:以營利為目的,未經公民同意利用其肖像做廣告、商標、裝飾櫥窗等,應當認定為侵犯翁肖像權的行為。
4、《意見》第150條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和法人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公民或者法人要求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后果和影響確定其賠償責任。
5、侵害他人的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而獲利的,侵權人除依法賠償受害人的損失外,其非法所得應當予以收繳。
二、侵害肖像權糾紛案件審理現狀
縱觀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審理的葉-璇訴安貞醫院、交通出版社飛廣告公司肖像權糾紛上訴案、四川省重慶市市中區人民法院審理的原告卓*紅訴被告孫*西、重慶市**公司侵犯像權糾紛案、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肖審理的艾*比。鮑*爾。泰-勒訴人像攝影雜志社侵犯著作權、肖像權糾紛案、廣東省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的馬*浪訴深圳市**情酒樓有限公司侵犯肖像權糾紛上訴案、云南省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的昆明市園林索道管理處因肖像權糾紛上訴案,人民法院認定構成侵害肖像權的法律依據就是《民法通則》第一百條,即構成侵害肖像權有兩個必要條件,一個是未經本人同意;二是以營利為目的。從以上的審判實例和現有的法律規定,可以歸納出,構成侵害肖像權必須具備三個條件:(1)行為人使用了肖像人的肖像;(2)行為人使用肖像未經肖像人同意:(3)行為人使用肖像是以營利為目的(不論行為人是否真正達到了營利的目的)。
三、侵害肖像權的構成
1、肖像、肖像權。
肖像權這是一個法律上的名詞,但是其在法律上的概念并未予以明確。法律規定的肖像權,基于公民的肖像而產生。肖像,是指以某一個人為主體,通過某種介質,對人體的外在形象的表現形式。如畫像、照片等。通過繪畫、攝影、雕刻、錄像、電影等藝術手段,在物質載體上再現某一個自然人的相貌特征,就形成肖像。肖像的特征,除肖像與原形人在客觀上相互獨立成為能讓人力支配的物品外,再就是具有完整、清晰、直觀、可辨的形象再現性或稱形象標識性。這里所說的形象,是指原形人相貌綜合特征給他人形成的、能引起一般人產生與原形人有關的思想或感情活動的視覺效果。在法律上,肖像應當更側重于人的面部的外部形象,是指通過這個外部表現形式,一般正常的人都能辨認出其原形人。畫像、照片等載體,如果其內容不能再現原形人的相貌綜合特征,不能引起一般人產生與原形人有關的思想或感情活動,一般人不能憑直觀清晰辨認該內容就是某一自然人的形象,這樣的載體不能稱為肖像。如果載體所表現的內容,只有憑借高科技技術手段進行對比,才能確定這是某一自然人特有的一部分形象而非該自然人清晰完整的形象,一般人不能憑直觀清晰辨認載體所表現的內容就是該自然人,則這一載體也不能稱為該自然人的肖像。該自然人只是載體所表現內容的原形人,不是肖像人。由于這樣的載體所表現的內容不構成肖像,原形人也就對這一內容不享有肖像權。
肖像權,是肖像人對自己的肖像依法享有的制作、使用專有權及利益維護權。但是,審判實踐中,人民法院認定構成侵害肖像權僅依據《民法通則》第一百條,依據行為人是否經肖像人同意、是否以營利為目的,來判斷是否侵害肖像權。從這個意義上來講,肖像權僅指肖像人對使用肖像的營利權。而肖像權是人身權,人身權是專屬于公民個人的,因此,肖像權應當是肖像人的專屬權。如果肖像權僅僅是肖像人對使用肖像的營利權,顯然是極大地縮小了肖像權的權力范圍。
2、侵害肖像權的構成
審判實踐中,以《民法通則》第一百條的規定,作為侵害肖像權的判斷標準,顯然是不妥的。例如,某甲與某乙戀愛多年,因種種原因,某乙要與某甲分手,某甲難以接受,于是將某乙的照片在網上鄧以公布,并附注我愛某甲,為此,給某乙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壓力。試問某甲是否侵害了某乙的肖像權?雖然某甲未經某乙同意,使用了某乙的照片,但是某甲并未以營利為目的,審判實踐中,并不能認定某甲構成對某乙的肖像權侵害。《民法通則》第一百條是一個禁止性的規定,它是從使用人的角度來對使用人作出的一個禁止性的規定,并未對侵害肖像權的構成作出界定。要對侵害肖像權構成作出界定,應當從權力人的角度出發,從權力人的權力范圍來確定侵害肖像權的構成。肖像權是一種專屬權,肖像權受到侵害表現為精神受到損害,未經肖像人同意而使用肖像的行為均構成對肖像權的侵害。這就是侵害肖像權的構成。具體講,(1)行為人使用了肖像人的肖像;(2)行為人使用肖像未經肖像人同意;(3)肖像人的精神受到了損害。當然,這樣會存在公益性和新聞宣傳性的使用肖像問題。新聞宣傳性的使用可以規定為例外,而公益性的使用也應當事先征得肖像人的同意,并給予相當的使用補償,這就相類似于公益性的征用。公益性和新聞性的使用肖像也不能使肖像人的精神受到損害。當肖像人的肖像受到侵害時,肖像人就可以依據《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的規定,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肖像權受到侵害表現為精神損害,因此賠償損失也就是精神損害賠償,情節顯著輕微的,也就不存在賠償損失的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代理合同有哪些法律責任
2021-01-272020年傷殘賠付
2021-01-09女職工產假工資多少
2021-03-05重婚生子可以上戶口嗎
2020-12-12公司股東變更后還要承擔之前的債務嗎
2021-01-15土地承包經營權是否可以被繼承
2020-12-07審判監督庭有權嗎
2020-12-11商業銀行取得執照六個月內未開業怎么辦
2020-11-21欺詐損害國家利益合同可以生效嗎
2020-11-24反訴是否需要舉證期限
2021-02-13護士實習期間犯了錯誤誰來承擔
2021-03-15員工不勝任現職務可隨意調崗嗎
2020-12-22用人單位使用已經辭職的員工參與拍攝的宣傳視頻,是否侵犯個人肖像權
2021-01-30女職工孕期能不能被辭退?
2020-11-10校方責任險賠付比例
2021-03-01家庭財產保險不承保的財產有哪些
2021-03-22投保財產險怎么收費
2021-02-27保險經紀人的經營業務指的是什么
2021-01-17保險合同常識
2021-02-06改裝汽車應怎樣獲得保險理賠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