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過錯原則的概念
過錯責任原則包含以下含義:第一,它以行為人的過錯作為責任的構成要件,行為人具有故意或者過失才可能承擔侵權責任。第二,它以行為人的過錯程度作為確定責任形式、責任范圍的依據。在過錯責任原則中,不僅要考慮行為人的過錯,往往也會考慮受害人的過錯或者第三人的過錯。如果受害人或者第三人對損害的發生也存在過錯的話,則要根據過錯程度來分擔損失,因此可能減輕甚至抵消行為人承擔的責任。在共同侵權的場合,共同侵權人的過錯程度甚至可能成為其內部分損失的依據。在最高人民法院《人身賠償損失解釋》中,采納了根據過錯程度和原因力大小在共同侵權人內部分擔損失為原則,平均分擔為例外的主張。過錯責任原則是在否定古代法中的結果責任原則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1804年《法國民法典》正式確立過錯責任原則,該法第1382條和第1383條分別規定了作為和不作為的過錯責任。我國《民法通則》第106條第二款將過錯責任原則規定為侵權法的歸責原則。這一原則的確立,為民事主體的行為確立了標準。它要求行為人善盡對他人的謹慎和注意,盡量避免損害后果,也要求每個人充分尊重他人的權益,從而為行為人確立了自由行為的范圍體現了對人的尊重;它也有利于預防損害的發生,通過賦予過錯行為以侵權責任,教育行為人行為時應當謹慎、小心,盡到注意義務,努力避免損害的發生;它充分協調和平衡了“個人自由”和“社會安全”兩種利益的關系。
二、過錯構成要件
所謂過錯推定,是指在某些侵權行為的構成中,法律推定實施該行為時具有過錯。這些侵權行為的歸責原則仍屬于過錯責任原則,即構成要件中要求行為人的過錯。行為人可以通過自己沒有過錯來獲得免責的效果,在這個意義上,也將過錯推定為過錯舉證責任的倒置。因為在一般過錯責任原則下,是要由受害人來證明行為人存在過錯;而在過錯推定的情況下,受害人不需要對行為人的過錯舉證證明,法律推定行為人存在過錯,除非行為人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適用過錯推定的情況,需要有法律的明確規定。我國《民法通則》第126條規定,建筑物或者其它設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擱置物、懸掛物發生倒塌、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的,它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但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除外。一般認為,此條是典型的過錯推定。
在很多時候我們不能夠單靠我們的常識去判斷一個人的過錯,我們需要進行相關問題的深入研究,如果我們無法做出判斷還是請教專業人士才能幫助我們正確的解決問題,保護我們的利益!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在網上找到的相關知識了,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在本網進行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欠錢被仲裁了怎么辦
2021-03-07商標侵權律師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1-03-08交通局可以釣魚執法嗎
2020-11-07愿意離婚但不愿意分割財產怎么辦
2020-11-29民事侵權損害賠償范圍
2021-01-15設立居住權的可以約定居住權的期限嗎
2021-02-06如何才能盡快成功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1-03-22保險合同的中止是什么
2021-02-024s店強制買保險怎么辦
2021-01-16車上人員責任險常見問題
2020-11-29司機涉嫌犯罪保險公司能否拒賠
2021-02-08保險公司追訴時效是怎樣的
2020-12-01保監會就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辦法征意見全文內容是什么
2021-03-08土地轉讓的流程和所需材料是什么
2021-02-04違建房屋,拆遷時怎么做,才盡可能的有補償
2020-12-22無證面積不等于違建面積,可以主張合理的補償
2020-11-26棚戶區拆遷與城中村拆遷,補償都有哪些區別
2021-03-22可以買賣拆遷安置房
2021-02-17拆遷補償安置資金監管協議書怎么寫
2021-03-09房屋拆遷補充協議怎么寫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