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交易罪的行為表現有哪些
強迫交易罪的行為可以概括為以暴力、威脅手段強買強賣商品、強迫他人提供服務或者強迫他人接受服務,情節嚴重的行為。下列是具體的行為表現方式:
1、公用企業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獨占地位的經營者,限定他人購買其指定的經營者的商品的行為。
2、政府及其所屬部門濫用行政權力,限定他人購買其指定經營者的商品的行為。同時也包括限制外地商品進入本地市場,或者限制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場的行為。
3、經營者銷售商品,違背購買者的意圖,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條件的行為。
對于強制交易行為,用戶或者消費者完全可以拒絕與之交易。用戶和消費者對于與誰交易具有選擇權。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能強制交易,不能剝奪用戶和消費者的交易選擇權。
對于強制交易行為,用戶和消費者可以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舉報,由有關機關來處理。如果是消費者,還可以到消費者權益保護機構反映情況,以維護自己的權益。
對于政府及其所屬部門的強制交易行為,可以到其上級機關進行反映舉報,由其上級進行處理。由于強制交易受到損害的用戶、消費者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訴,要求進行強制交易的主體賠償損失。
如何認定強迫交易罪
(一)強迫交易罪的行為性質及危害性
1、本罪的行為表現為以暴力、威脅手段強買強賣商品、強迫他人提供服務或者強迫他人接受服務,情節嚴重的行為。
本罪屬情節犯,只有在強迫他人交易的行為達到情節嚴重時才能構成。情節不屬嚴重、即使實施了強買強賣行為,也不能以本罪論處。所謂情節嚴重,主要是指多次強迫交易的;實施強迫交易非法獲得數額較大的;造成惡劣影響的結伙實行強迫交易的;手段惡劣的;強迫外國人交易的;強迫交易內容低劣的等等。
2、本罪不僅侵犯了交易相對方的合法權益,而且侵犯了商品交易市場秩序。
商品交易是在平等民事主體之間發生的法律關系,應當遵循市場交易中的自愿與公平原則。但在現實生活中,交易雙方強買強賣、強迫他人提供服務或者強迫他人接受服務的現象時有發生,這種行為違背了市場交易原則,破壞了市場交易秩序,侵害了消費者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如果行為人以暴力、威脅手段強行交易,就具有了嚴重的社會危害性,情節嚴重的,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二)強迫交易罪的主觀因素
本罪行為人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間接故意與過失不構成本罪。
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依本節第231條之規定,單位亦能構成本罪。單位犯本罪的,實行兩罰制,即對單位判處罰金,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本條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強迫交易罪資料。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強買強賣是指在商品交易中,以暴力、威脅手段強買強賣商品、強迫他人提供服務或者強迫他人接受服務的行為。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死亡賠償如何計算
2021-03-12外貿出口程序是怎樣的
2021-02-16公司地址異常能注銷嗎
2021-03-17職工持股會
2020-12-17無還款期限的擔保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19擔保合同的擔保期限怎么確定
2021-02-22什么情形可申請取保候審
2020-11-28遣散員工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1-03-09投保人壽保險可能會存在哪些誤區
2020-12-28運輸保險合同
2020-12-13簽發保險單時被保險人已死亡還能賠償嗎
2021-01-03扶老人險中是真撞人而不是被訛保險公司賠嗎
2021-03-21保險欺詐及其防治
2021-03-04三類人身保險新型產品 購買時應注意事項
2021-02-25車輛轉借他人 保險不牢靠
2020-11-12免責條款不成立保險公司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021-02-11車子被人放火保險有賠嗎
2020-11-25保險公司不可以解散嗎
2021-02-18被保險人死因不明時保險公司的責任該如何承擔
2021-03-06責任保險賠償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