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損害的概念,歷來說法不一。一般稱損害即財產或法益所受之不利益;或稱損害是指行為人對民法所保護的民事關系或合法權益的正常狀態的破壞或加以不利影響的后果。有關確認損害的學說則有“利益說”、“客觀說”等等。而有的學者則進一步指出,究竟應采何種學說來界定損害,則應結合具體的損害賠償制度來取舍,如因利益說的主張與賠償全部損害的制度的本意相吻合,故一般情況下,在采用該賠償制度的場合,似宜用利益說來界定損害的概念,而在例外情形則以客觀說等來界定損害的概念。
而所謂利益說的大意是:損害即被害人因特定損害事故所損失的利益,該項利益可視為被害人的財產狀況在有損害事故與無損害事故下所發生的差額。所謂的組織說的大意是:損害乃法律主體因其財產之構成成分被剝奪或毀損或身體受傷害,所受之不利益。而顯而易見,組織說失之于太過抽象,而利益說則失之過于絕對。特別是上己述及,從損害賠償的角度著眼,由人身這個受損對象的特殊性所決定,人身損害、特別是導致殘疾、死亡的人身損害的要害、其最重要的法律上的損害后果是人身勞動力價值的貶損或滅失,也有人稱其為“生計損失”,即在人身傷亡損害賠償的場合,其賠償義務,得擴張而及于被害人因此致謀生困難或阻礙其發展而生之不利益。
故在海上人身傷亡損害賠償領域,確認“損害”的有無及其“大小”,關鍵要看是否存在勞動力價值貶損或滅失的情形及其貶損的程度如何。這固然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套用差額說的觀點以損害事故發生前后受害方財產狀況的“差額”來確定損害,但這種“差額”的構成只能是“擬制”的、大概的、大致的,并且有時是“持續”呈現出來的,而不能是準確的、真正等價的,并且有時是不能一次性“構成”的。這也是人身傷亡損害賠償領域里“損害”的重要特征吧。
并于損害的構成因素,一般可分為普通因素與特別因素。普通因素指就特定的損害事故而言,其存在不因被害人而異的因素,故損害事故如非發生于現被害人而發生于他人,其損害的構成因素與發生于現被害人時一樣。因而,普通因素又可稱為客觀因素。特別因素指因被害人而異的因素,即損害事故如非發生于現被害人而發生于他人,其損害的構成因素與發生于現被害人時可能有所不同。因而,特別因素又可稱為主觀因素。較常見的主觀因素有:
1、被害人的經濟狀況和社會地位。如在人身傷亡損害賠償的場合,被害人有無被扶養人及其多少、年齡情況等,即可能影響到其損害的“量”。
2、被害人智力或精神上的特征等。這在人身傷亡損害賠償的場合,即可能影響到勞動力價值的“質”進而損害的“量”。
3、被害人與第三人的關系。這多體現在違約損害賠償的場合。等等。而簡要審視上述我國與海上人身傷亡損害賠償有關的法律、法規、司法解釋的相應規定即不難發現,盡管我國的這些規定一般較少涉及人身損害賠償的主觀因素,但現實中這些主觀因素或多或少構成了一種客觀存在,故有時候也難以完全對其忽視。如當受損致殘者在受損前即是一個無勞動能力的精神病患者,其因受損致殘而可獲得的殘疾賠償金較一個身心健全的受損致殘者可獲得殘疾賠償金當有較大的差異,應為不爭的事實。
另外,傷亡者的年齡情況、有無被撫養人及其多少、其他相關家庭成員的情況等,也都會不同程度地影響到損害賠償的“量”,而上述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損害賠償法律適用解釋》也大都考慮到了這些因素。所以,應該說,我國有關海上人身傷亡損害賠償的規定基本上是以注重損害的客觀因素為主要特色的,但有時也難免要涉及到一些主觀因素。這也決定了我國有關海上人身傷亡損害賠償的計算本質上應為一種不完的客觀計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村委會有權利截留征地補償款嗎
2020-12-10翻建房屋需要審批手續嗎
2021-03-24外賣送餐員發生交通事故能認定工傷嗎
2021-01-28被車撞如何索賠
2020-12-09行政處罰停業多長時間
2020-12-04填寫支票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11公務員錄用公示期間舉報如何解決
2021-03-18妻子是否可做丈夫法定監護人
2021-02-05合同中債權抵銷的要件是什么
2020-12-22遺產繼承可否跨區辦理公證
2020-12-28超市顧客摔傷賠償責任誰來負
2021-01-09居民商業產權是否征收房產稅
2021-01-10人事外包風險有哪些
2020-11-23勞動糾紛企業能否提出仲裁
2020-12-26人壽保險理賠的相關標準有什么
2021-01-09產品責任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5投保車險如何獲得無賠款優待
2021-02-22被保險人的直接解除權行使條件有哪些
2021-02-27肇事車駕駛員受傷保險理賠嗎
2021-03-25保險法律關系的客體包括哪幾類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