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的法定期限
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24日對行政強制法草案進行第二次審議。草案二審稿規定:“實施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的目的已經達到或者條件已經消失,應當立即解除。”
行政強制法草案一審稿中對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的程序作了規定,如:采取行政強制措施前須向行政機關負責人書面或者口頭報告并經批準;出示執法身份證件;當場告知當事人采取行政強制措施的理由、依據、救濟途徑以及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權利等。
審議中,有些常委會委員提出,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應有更嚴格的程序約束。草案對查封、扣押財產的期限有規定,但對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沒有規定期限,應加以規定。
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經研究認為,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期限在單行法中都有具體規定。因此,在關于行政強制法草案修改情況的匯報中,建議增加規定:“實施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的目的已經達到或者條件已經消失,應當立即解除。”
二、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有哪些
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包括以下幾種形式:
1、留置盤問
2、行政傳喚
3、管束或約束身體
4、扣留
5、強制隔離戒毒
6、收容教育
7、強制收治、醫學留觀與強制隔離
8、“兩指”,《行政監察法》第四章第20條規定行政監察機關有權責令有違反行政紀律嫌疑的人員在指定時間、指定地點就調查事項涉及的問題作出解釋和說明。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38條規定,非法拘禁罪為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行為。在認定非法拘禁罪時,在客觀方面拘禁行為必須具有強制性,即指違背他人意志,強行使他人處于被管束之中。主要表現為使用足以剝奪人身自由的強制性手段,如實施綁架、關押、禁閉等。
三、人身自由的內容
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指公民享有人身不受任何非法搜查、拘禁、逮捕、剝奪、限制的權利。
2、人格尊嚴不受侵犯:指與人身有密切聯系的名譽、姓名、肖像等不容侵犯的權利,具體體現為人格權,如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等。禁止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
3、公民住宅不受侵犯:即住宅安全權,指公民居住、生活的場所不受非法侵入和搜查。
4、通信自由:指公民通過書信、電話、電信及其它通訊手段,根據自己的意愿進行通信,不受他人干涉的自由。具體指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屬私生活秘密與表現行為的自由。包括公民的通信他人不得扣押、隱匿、毀棄,公民通信、通話的內容他人不得私閱或竊聽。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身損害賠償墊付后如何追償
2020-12-27離婚后辦理房屋轉移登記要什么材料
2021-03-10一審承認的事實二審不承認怎么辦
2021-03-25商業銀行貸款應遵循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17合同中是否有必要約定合同主體
2021-03-06合同債務轉移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16如何避免租房定金糾紛
2020-12-15公司提高崗位任務量導致員工考核不過,后又調崗降薪怎么辦
2020-12-292020勞動力外包出現意外傷亡誰負責,賠償多少
2020-12-20保險經紀人是什么呢
2021-03-21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防范誤導新對策
2020-12-19二手車沒保險違法嗎
2021-03-02把集體荒地寫入家庭承包合同該如何處理
2021-01-19果園經營管理承包合同
2021-01-14土地管理是否近三十不會做出變動有何原因以及案例
2020-12-08什么是土地出讓金,土地出讓金如何計算
2021-02-01耕地上非法建房拆遷賠償嗎
2021-01-08河道整治拆遷補償安置方案由誰制定
2021-03-20宅基地拆遷院子也會補償嗎
2021-02-27國有土地使用證地皮拆遷怎樣補償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