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的法定期限
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24日對行政強制法草案進行第二次審議。草案二審稿規定:“實施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的目的已經達到或者條件已經消失,應當立即解除。”
行政強制法草案一審稿中對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的程序作了規定,如:采取行政強制措施前須向行政機關負責人書面或者口頭報告并經批準;出示執法身份證件;當場告知當事人采取行政強制措施的理由、依據、救濟途徑以及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權利等。
審議中,有些常委會委員提出,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應有更嚴格的程序約束。草案對查封、扣押財產的期限有規定,但對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沒有規定期限,應加以規定。
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經研究認為,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期限在單行法中都有具體規定。因此,在關于行政強制法草案修改情況的匯報中,建議增加規定:“實施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的目的已經達到或者條件已經消失,應當立即解除。”
二、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有哪些
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包括以下幾種形式:
1、留置盤問
2、行政傳喚
3、管束或約束身體
4、扣留
5、強制隔離戒毒
6、收容教育
7、強制收治、醫學留觀與強制隔離
8、“兩指”,《行政監察法》第四章第20條規定行政監察機關有權責令有違反行政紀律嫌疑的人員在指定時間、指定地點就調查事項涉及的問題作出解釋和說明。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38條規定,非法拘禁罪為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行為。在認定非法拘禁罪時,在客觀方面拘禁行為必須具有強制性,即指違背他人意志,強行使他人處于被管束之中。主要表現為使用足以剝奪人身自由的強制性手段,如實施綁架、關押、禁閉等。
三、人身自由的內容
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指公民享有人身不受任何非法搜查、拘禁、逮捕、剝奪、限制的權利。
2、人格尊嚴不受侵犯:指與人身有密切聯系的名譽、姓名、肖像等不容侵犯的權利,具體體現為人格權,如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等。禁止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
3、公民住宅不受侵犯:即住宅安全權,指公民居住、生活的場所不受非法侵入和搜查。
4、通信自由:指公民通過書信、電話、電信及其它通訊手段,根據自己的意愿進行通信,不受他人干涉的自由。具體指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屬私生活秘密與表現行為的自由。包括公民的通信他人不得扣押、隱匿、毀棄,公民通信、通話的內容他人不得私閱或竊聽。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區別走私普通貨物罪與逃稅罪
2020-12-25投資入股與干股的區別
2020-11-25獲得知識產權的法律保護需要履行什么手續
2020-11-17稅收違法行為三種行政處罰
2020-12-03企業如何登陸新三板掛牌
2021-02-13未婚同居多久算事實婚姻
2021-03-10連帶責任與不真正連帶責任是什么
2020-11-23婚后離婚財產分割規定有哪些
2021-02-09勞動合同無效影響工資支付嗎
2020-12-26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別規定有哪些
2021-01-22這不是無效保險合同
2020-11-11保險代理人的代理行為如何認定
2020-12-14保險代理人跑了如何要回保險費
2021-03-23關于保險受益人的順序
2021-02-03建筑用地承包合同樣本
2020-12-09拆遷補償財產分割起訴期限是多久
2021-02-14拆遷安置補償費如何約定支付
2020-12-20怎么購買拆遷安置房
2021-03-04登記危房后如果正好在拆遷范圍,賠償金額有影響嗎
2021-03-19鐵路兩側房屋拆遷補償安置費是多少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