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犯肖像權的司法規定
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條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由此可見,構成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通常應具備兩個要件:一是未經本人同意;二是以營利為目的。
常見的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主要是未經本人同意、以營利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做商業廣告、商品裝潢、書刊封面及印刷掛歷等。
對于侵犯肖像權行為,受害人可自力制止,例如請求交出所拍膠卷,除去公開陳列肖像等,也可以依法請求加害人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影響或賠償損失等。賠償損失請求權,不以財產損害為要件。
其他法律和司法解釋對侵犯肖像權也作出一些相應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39條規定:以營利為目的,未經公民同意利用其肖像作廣告、商標、裝飾櫥窗等,應當認定為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除此之外,惡意毀損、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或利用公民肖像進行人身攻擊等,也屬于侵害肖像權的行為。
二、侵犯肖像權賠償
侵犯肖像權的損失一般為精神賠償。最高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0條“精神損害的賠償數額根據以下因素確定:
(一)侵權人的過錯程度,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
(三)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權人的獲利情況;
(五)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
(六)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三、肖像權的基本含義
肖像權就是自然人所享有的對自己的肖像上所體現的人格利益為內容的一種人格權。采用攝影術或者造型藝術手段反映自然人包括五官在內的形象的作品。肖像權為人格權之一種,是自然人對于肖像的制作權和標表使用權。
法律上的肖像為自然人人格的組成部分,肖像所體現的精神特征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轉化或派生出公民的物質利益。法律保護公民的肖像,是基于肖像上多方面體現了公民的精神利益、人格利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肖像權規定,肖像權是公民的基本權利,未經本人同意,任何人不得擅自使用、侮辱其肖像。警方有權保留使用權。
如果受害者的肖像被擅自使用,可先協商,如拒不撤銷者,可依法進行起訴,申請司法保護,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肖像權的內容包括:
(1)公民有權擁有自己的肖像,擁有對肖像的制作專有權和使用專有權。
(2)公民有權禁止他人非法使用自己的肖像權或對肖像權進行損害、玷污。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侵犯肖像權的司法規定的相關內容。綜上所述,在被侵犯肖像權的時候可以有權要其侵害者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賠償損失。以供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傷殘鑒定申請書怎么寫
2021-01-01雙眼皮什么情況下會鑒定為醫療事故
2020-11-13非職務發明的申請權屬于誰
2020-12-06留置流押條款無效的法律后果
2020-11-10支票保證與支票付款保證的相同之處
2021-02-11關于人民法院辦理執行異議和復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內容是什么
2020-11-25贍養費如何計算
2021-02-02人民法院是否要執行仲裁裁決
2021-01-13房產抵押貸款辦理條件有什么
2021-02-19繼承人滿足何種條件才能參與繼承
2021-01-13火車脫軌壓毀房屋,列車長承擔責任嗎
2020-11-29如何辦理城市私房所有權的登記?
2021-03-01集資房屬于什么房產性質
2020-12-31勞務合同和務工證明有什么區別
2020-12-26私自改離職證明違法嗎
2021-03-04壽險投保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8對每一危險單位的風險管理的規定有哪些
2020-12-10被保險人交通肇事逃逸保險公司是否需要賠償
2020-12-25保險合同是如何構成的
2020-12-10已經獲得侵權人賠償后,被保險人能否再向保險公司申請賠償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