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允價值的計價技術
在確定資產或者負債的公允價值時,按照符合公允價值交易的條件是否已經發生可分成兩種情況:一是確定情況下的公允價值計量,是指符合公允價值交易條件的交易已經發生;二是符合公允價值交易條件的交易尚未發生,這時就需要對公允價值進行估計。由于公允價值是市場參與者對資產或負債進行的評價,所以即使是采用估計的方法也應該是盡可能多的采用市場因素,少用估計和假設。
公允價值的估計次序按照市場因素運用的程度可以歸納如下:如果可以獲得公允的市價,則應以該市價作為其公允價值;如果不能獲得公允的市價,則應采用最接近于公允價值的計量方法,一般認為越接近于市場條件的方法比越遠離市場條件方法更優越,比如市場上同類資產或負債的交易價格可能比現值更優越。在運用現值方法時,如果存在合約規定的現金流,則可以用傳統的折現率調整法來進行估計,否則應當采用期望現值法或其他方法。確定公允價值的次序如下:存在活躍市場,直接按照市場價格確定;不存在活躍市場,則需要采用估值技術確定。從確定次序上可以看出公允價值的可靠程度在逐步降低。
在缺乏公開、有效的市場價格的情況下,都要用到主觀判斷和專業估計。根據當前發展的公允價值的估價技術,未來現金流量的折現技術和期權定價模型技術的運用,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中越來越顯示其重要性。
(一)折現現金流量分析法的公式可以表示為:
其中,PV為現值,A1為t時期的現金流量,i為折現率,n為折現年數。
上式所表示的涵義為:在運用折現現金流分析法進行公允價值的確認時,就是將未來一定期間內的現金流量按照一定的折現率折算為現值。采用這種方法時需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要合理確定預期的現金流量;二是要選擇合適的折現率將預期現金流折算成現值。
而具體在運用該方法估計現值時,又有兩種現值計量技術,一是傳*法;二是預期現金流量法。傳*法通常使用單一的一組與估計現金流量呈正比的利率。如,一項現金流量有100元、200元和300元三種可能,其概率分別為20%、50%和30%。按照傳*法,只考慮一種可能,即最大可能或者最低的現金流量。在這個例子中,最大可能的現金流量是概率為50%的現金流量200元,所以確定預期的現金流量時選擇200元,然后選擇折現率進行折現。該方法的優點是簡單易行,對于具有合-同約定現金流量的資產和負債,因為合-同利率已經反映了風險和不確定性,所以計量的結果同市場參與者對該項資產或負債的數量表述能夠趨于一致。不過,采用傳*法,關鍵在于識別和選擇“與風險成正比”的利率,即選擇合適的折現率。為此,需要兩個條件:一是要選擇具有幾乎相同條件的另一資產或者負債;二是其相應的利率在市場中可以被觀察到。但是在復雜的計量問題中,要滿足這兩個條件非常困難。當不存在合-同現金流和支付日期時,就無法確定建立在合-同現金流和利率上的現值;當合-同現金流變為估計現金流時,原來適用于合-同現金流的利率可能不再適用;當現金流的時間也不確定時,單一恰當的現金流和利率就無法合理確定,這也是傳*法無法解決的問題。
為解決傳*法的問題,FASB在第7號概念公告中指出,在較為復雜的計量問題中,特別是現金流的時點不確定時,預期現金流量法是一種更有效的現值計算方法。單一利率或許可以抓住金額的不確定性,但要確定一個時點不確定的利率卻是非常困難的,預期現金流量法考慮了所有可能的現金流量,并計算其期望值。如上例,在預期現金流量法下,現金流量的期望值應當是210元(100×0.2+200×0.5+300×0.3),則在應用現金流量的模型時就采用210元作為預期的現金流量。
以上便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大家通過以上知識都已經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還遇到什么較為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登陸律霸網進行律師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預售合同與購房合同的區別
2020-12-16公司股權轉讓有短期負債怎么處理
2020-11-17拆遷安置房可以過戶嗎
2020-12-18丈夫因賭博欠下的賭債是夫妻共同債務嗎
2020-12-01一審法院違反級別管轄審理是否有效
2021-02-21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報告和處理規定
2021-03-14發現對方未履行合同義務怎么辦
2020-12-26房產證未辦理下來能否過戶
2020-11-27長時間拖欠工資可否追償利息
2021-02-19離職工傷員工的后續治療費誰付
2021-03-22勞動爭議調解協議書效力如何,有強制力嗎
2020-12-29勞動糾紛人事需要負責嗎
2021-02-08車險續保押金是不是必須繳納
2021-03-19常見的保險合同糾紛案例
2021-02-07車輛損失保險賠償的案例分析
2021-03-09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防范誤導新對策
2020-12-19什么人可以不繳納失業保險費
2020-12-11財產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如何處理
2020-11-07喝醉酒致傷亡不算工傷嗎
2020-11-28被保險代理人誤導欺騙如何維權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