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隱私的核心是獨處
隱私,即指個人的不愿公開的私事或秘密。正如學者所指出的那樣,“隱私乃是一種與公共利益、群體利益無關的,當事人不愿他人干涉的個人私事和當事人不愿他人侵入或他人不便侵入的個人領域”。這表明,隱私的本質特征在于它與公共利益、群體利益無關。在未與公共利益、群體利益發生聯系之前,隱私之“私”就表現為既無損于社會也無害于他人的相對獨立性。它的范圍是私人信息、私人活動和私人空間。
個人隱私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成果。該權利確立了人的多樣性,個人隱私的享有更有助于個人自我的發展。同時也保證了人際關系的相對穩定性,人身、財產的安全性,它對于維護個人的安寧和安全感,個人與社會的和諧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是將自己和這個社會隔離開,使私人的事務和公共事務隔離開的私權利。所以,它的核心就是獨處。
(二)公共利益強調的是社會的整體利益
何謂公共利益?由于價值判斷的多元性,對公共利益的理解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別。“公共利益”也一直是法學中最重要的概念,古希臘的**士多德在把人界定為政治動物的同時,也把人看作是他那個特定社會整體的一部分。他認為“所有共同體都是為著某種善而建立起來的,因為人的一切行為都是為著他們認為的善”。其中這種最高的善在現實社會中的物化形式就是公共利益。無論在中國還是西方,也無論是在學說還是判例上,它一直被作為一般法律所追求的基本目標。
我國許多法律對公共利益問題都有所規定。如《憲法》第10條規定:“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土地實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給予補償。”《民法通則》第7條規定:“民事活動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但是,以上法律并沒有給公共利益下一個明確的定義。學術界對于什么是公共利益歷來也沒有公認的定義。
公共利益具有不確定性、整體性、長遠性等特點。其中,不確定性是指公共利益的內容具有一定的彈性,它會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整體性是指公共利益是共同體成員的整體利益,它是超越于個體利益之上的獨立利益,相對于個人利益而言,它具有一定的權威性。長遠性是指公共利益比個人利益更為持久。社會、國家的不斷向前發展并不受個體誕生或消亡的影響,所以,社會和國家的公共利益必定是一種長遠利益。
如果你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原始股每年都能分紅嗎
2020-11-17公司經營范圍能增加對外貿易嗎
2020-11-30哪些物業不能申請抵押貸款
2020-12-16食堂無食品經營許可證該接受如何處罰
2021-02-11無期徒刑可以緩刑嗎
2020-12-22精神病人監護人的職責是什么
2021-01-17什么是探視權,怎么終止探視權
2021-03-11怎樣全面理解婚姻自由?
2021-03-22異地審理需要怎么申請
2021-03-18交通事故傷殘評定時間及鑒定機構如何選擇
2021-01-21尋找債務人及其財產線索的方法
2021-02-13承租人變更有訴訟時效嗎
2021-01-02個人投資開發房地產應注意的風險有哪些
2021-01-27勞動者被追究刑事責任幾年后能否開除
2020-12-12勞動爭議案件訴訟指南
2021-02-09保險合同應當包括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19車輛維修時丟失 保險公司被判賠償責任
2020-12-11代簽名出事后賴賬 保險公司多事食苦果
2021-02-17改裝后的車如何理賠
2020-11-21改裝汽車應怎樣獲得保險理賠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