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權的侵權行為表現是怎樣的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民法通則》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替換。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民法通則》第99條也規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冒用。
1、盜用他人姓名。盜用他人姓名指的是未經他人同意或授權,擅自以他人的名義實施某種活動,以抬高自己身價或謀求不正當的利益。
2、冒用他人姓名。指的是使用他人的姓名,冒充他人進行活動,以達到某種目的。
盜用和冒用姓名的區別:盜用主要指盜取某人姓名,自己不一定就是姓名者本人。如a盜用b的姓名,向c說自己是b的好友,騙取c的信任從而獲得某種利益。冒用則是冒用某人姓名,自己扮演的就是姓名者本人。如a說自己就是b,進行欺騙從而獲得某種利益。
姓名權是公民依法享有的決定、使用、改變自己姓名的權利。法律規定,對于干涉、盜用、假冒他人姓名的行為,應追究行為人的民事責任。法人的名稱權是法人依法享有的決定、使用、改變自己的名稱,并排除他人干涉、盜用、假冒的權利。法律規定:企業法人、個體工商戶、個人合伙有使用、依法轉讓自己名稱的權利。
《民法通則》第99條也規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冒用。
《戶口登記條例》第18條,公民變更姓名,依照下列規定辦理:18周歲以上公民需要變更姓名時,由本人向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
姓名權的主要法律特征為:
第一,姓名權的主體只能是自然人,法人不享有姓名權。只有自然人人格的文字標識才叫做姓名,因而自然人才享有姓名權。法人人格的文字標識是名稱,享有的是名稱權。
第二,姓名權的客體是自然人對自己人格的文字標識的專有權。姓名權的核心問題就是專有權,他人不得享有、使用,只能是權利人自己享有和使用。專有的客體,就是自然人的人格文字標識,不僅包括正式的登記姓名,而且也包括筆名、藝名、別號等。
第三,姓名權的基本義務是不得非法干涉、使用他人的姓名。姓名權是絕對權、對世權,除了姓名權本人之外,任何人都是義務主體,都負有不得侵害其姓名權的義務。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如果有人冒充他人的名字來達到某種目的的話,那么就會構成侵權的行為,這個時候自己就可以申請法律保護,要求對方為此承擔一些法律責任,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指定管轄的黨紀處分怎么辦
2021-01-27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疑難問題解答
2021-03-21開發商延期交房怎么辦,開發商違約購房者怎么維權
2020-11-11對商事仲裁委員會做出的管轄權異議裁定能否上訴
2021-02-16交通事故怎么訴訟賠償
2021-03-01房地產開發貸款利息的計算
2020-11-24未經批準在名稱中使用“銀行”字樣的會坐牢嗎
2020-12-17繼承權人喪失繼承權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3居間合同的報酬有限制嗎
2020-11-27什么是合同的可變更
2020-12-02合同不到期辭退員工賠償幾個月
2020-12-30工會的社會職能
2021-02-05雇傭關系能申請工傷嗎
2021-01-09試用期工資的約定
2021-02-07人身保險公司需要承擔怎樣的義務
2021-03-25什么是車上座位責任險
2021-01-10保險公司夸大保險保障范圍如何處理
2021-03-01土地出讓可附條件嗎
2021-02-06拆遷補償只能選擇貨幣補償嗎,不同意貨幣補償怎么辦
2021-02-13違建房屋,拆遷時怎么做,才盡可能的有補償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