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中止發生階段有哪些情況
犯罪中止存在兩種情況:一是在犯罪預備階段或者在實行行為還沒有實行終了的情況下,自動放棄犯罪;二是在實行行為實行終了的情況下,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的發生。
作為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態的犯罪中止,是指行為人已經開始實施犯罪而又中止了犯罪的形態。犯罪中止形態與犯罪中止行為本身具有密切關系:沒有中止行為就不可能有犯罪中止的形態,中止行為是犯罪中止形態的決定性原因。犯罪中止形態與中止行為本身又具有區別:中止行為本身不是犯罪,而是刑法所鼓勵的行為;犯罪中止形態則是犯罪的狀態,應當負刑事責任。換言之,中止行為之前的行為屬于犯罪行為,是行為人應當負刑事責任的事實根據,中止行為本身屬于刑法所鼓勵的行為,是應當免除或者減輕處罰的根據。
二、構成要件
我國現行刑法第24條第1款規定:“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是犯罪中止。”這是一條精練概括性的規定,在司法實踐中往往會遇到許多棘手的問題。犯罪中止往往和犯罪既遂、未遂等停止形態有復合之處,單根據法條的規定是難以準確認定的,需要對犯罪中止的構成要件有一個清楚的把握。檢察機關在提起公訴時對這一個犯罪情節也應該有清楚的認識。
從我國現行刑法第24條第1款的規定來看,犯罪中止存在兩種情況:一是未實行終了的中止,即在預備階段或者實行行為還沒有實行終了的犯罪過程中自動停止或放棄犯罪,這種情形一般稱為普通的犯罪中止;二是實行終了的中止,即在實行行為終了而犯罪結果最終出現之前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一般稱為特殊中止。
構成要件略有區別。犯罪中止具體的構成要件,刑法學界曾提出了二特征說、三特征說和四特征說。其中三特征說和四特征說影響較大。三特征說一般認為犯罪中止構成要件中包括時間性、自動性、有效性要件。四特征說認為在三特征說基礎上還有一個客觀性要件,即認為犯罪中止不僅主觀上要自動停止犯罪,還要客觀上有中止行為。筆者認為客觀性要件可以包容于自動性要件中。我國刑法遵循的是主客觀相統一的學說,將自動性分為內心的主動停止和行為上的客觀停止固然有一定必要性,但無須割裂開來進行論述。筆者擬從三要件說來分析犯罪中止的構成要件。
在我國相關的犯罪中止人員,按照我國的法律規定如犯罪影響較小的,沒有實施犯罪的。我國的司法機關對這類人員的判決可以從輕或者減輕這類人員的處罰。相關的犯罪人員也應積極的配合司法部門的調查,保護我國的社會法律公平。
殺人但是送醫院算犯罪中止嗎
法律規定犯罪中止有幾種類型
犯罪中止的處罰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能向滿十八歲子女要贍養費嗎
2021-03-12有不良逾期記錄怎么辦
2021-02-01擔保合同另有約定是指什么
2021-03-02適用免責事由的法律效果是什么
2021-01-14繼承權人喪失繼承權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3偽造房產證,變賣他人房產會被判刑嗎
2021-02-23房產典當
2021-03-14工程勞務分包合同是否有效
2020-11-29企業能辭退哪些員工
2020-12-21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問題
2020-11-26保險合同的概念和特點
2021-01-25交通肇事賠償保險公司需要什么手續
2021-03-10新手上路車禍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3-05對一“保險詐騙案”所涉相關問題探討
2020-11-19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個人代理人保險代理合同
2021-01-31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耕地保護
2021-02-20出讓土地用途變更的法律適用范圍是什么
2020-11-16禁養區養殖場關停有補償嗎
2021-01-03拆遷被安置人怎么分割補償款
2021-02-28拆遷獎勵每個人都有嗎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