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法與會計制度對“成本”定義的差異性,增加了稅務部門執行企業所得稅法的難度。
其一,由于企業所得稅是以應納稅所得額為計稅依據,以會計利潤為計稅基礎的,所以,部分企業常常通過抬高原材料消耗定額和商品、產品損耗標準,特別是糧食、石油、酒精、原煤、其他工業原料等商品損耗,來擴大成本。
其二,由于所得稅申報表中的許多指標填報口徑與財務指標口徑相差較大,平時季度預繳均采用傳統的以會計利潤決定應納稅所得額的辦法,到年終匯算清繳時才對會計利潤進行納稅調整,此時有的企業已經產生很大的會計利潤調增,造成企業所得稅稅款的延時繳納。
針對存在的問題,建議:
各地政府組建由當地經貿委牽頭,商貿局等部門和各行業協會參加的標準化生產(經營)管理小組,共同制定一個各地統一的原材料消耗定額和商品、產品合理損耗標準。規定各種產品的原材料消耗定額和每種商品的自然損耗率,以防止企業故意加大原材料消耗和商品、產品自然損耗,來抬高“成本”,保證企業所得稅稅基不被侵蝕,同時也方便稅務人員在從事納稅評估、征收管理和稽查審核的過程中比照掌握。
通過政策輔導來提高企業規范化核算的水平,逐步減少稅法與財務制度在核算中出現的差異,提升企業辦稅能力。要向納稅人明確界定稅法上所稱的“所得額”和“虧損”的含義,使其與財務制度上的規定嚴格區別開來。同時,對所得額和虧損的確認、隱匿收入和虛報虧損處理以及企業合并、投資收益虧損彌補的程序、責任要作進一步細化和明確。對一些具體的財務處理項目,要本著統一、規范和有利于稅收管理的原則,作相應的簡化、調整。準備金的提取,因會計制度規定的范圍較廣,應作適當的調整。對收入的確定,建議在《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中,改變過去季度預繳稅款以會計利潤決定應納稅所得額的做法,在季度申報時就及時要求企業對會計利潤進行納稅調整。
同時,積極幫助企業,特別是民(私)營企業建立企業產成品生產流程(周轉)制度,完備企業材料(商品)入庫、發出(領用)、報損手續。在日常稅收征管工作中,稅務機關要加強對企業稅前扣除的成本、費用、損失的真實性審核管理。
以上便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大家通過以上知識都已經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還遇到什么較為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登陸律霸網進行律師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官的審判受政府監督嗎
2020-11-18常見交通違法處罰新規
2020-12-19支票及支票怎么填寫
2021-02-14撫養費是否包括教育費
2020-11-24以贍養為條件的贈與能否撤銷
2021-02-17離婚后能要回酒席錢嗎
2020-12-22合同欺詐可以索要賠償嗎
2021-01-02效力待定合同未作表示視為拒絕追認嗎
2021-01-02土地承包合同糾紛是否適用訴訟時效
2021-01-05幫工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1-02-06業主委員會的法律地位是怎樣的
2020-12-26房屋補償標準能否作為賠償的計算依據
2021-02-23辭職是否必須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23現行勞動仲裁立法對仲裁監督程序是怎樣規定的?
2021-03-02出境旅游意外保險怎么報銷
2021-01-26試析保險合同中的幾對基本概念是什么
2021-03-22車輛未按時年檢保險公司一定不用賠償嗎
2021-03-11怎樣確定保險責任與保險事故
2021-01-09什么是保險責任
2020-12-04青海殘保金如何計算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