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信截圖侵犯隱私權嗎
微信截圖發給別人隱私權,這肯定是犯了隱私權沒有經過別人的同意是不允許外傳或者轉發。
二、相關法律規定
1、《憲法》第三十八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
2、《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3、《侵權責任法》
第二條 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第三條 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注:目前盛行的網絡“人肉搜索”,也會造成侵權。法律中指出:“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而民事權益則包括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和隱私權等權利。“人肉搜索”中,難免會涉及到當事人照片、閱歷等內容,其間不乏個人隱私,網絡公開之后又常為當事人帶來負面影響。】
第六十二條【患者的隱私權】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對患者的隱私保密。泄露患者隱私或者未經患者同意公開其病歷資料,造成患者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4、《民事訴訟法》
第六十八條 證據應當在法庭上出示,并由當事人互相質證。對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證據應當保密,需要在法庭出示的,不得在公開開庭時出示。
第一百三十四條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或者法律另有規定的以外,應當公開進行。
第一百五十六條 公眾可以查閱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書、裁定書,但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內容除外。
5、《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五十條 采取技術偵查措施,必須嚴格按照批準的措施種類、適用對象和期限執行。偵查人員對采取技術偵查措施過程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應當保密。
通過小編的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對于微信截圖發給他人的行為本身屬于侵犯他人隱私,因為沒有經過他人的同意,這是不允許的,希望大家明白。以上這些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內容,如果還有什么疑問,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限制競爭行為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1-01-21民事審判中發現刑事罪怎么處理
2020-12-30關于消費者權益的20個法律知識
2020-12-28家庭冷暴力的類型
2021-01-22撫恤金需要申請嗎
2020-11-16股東變更前的債務與新股東有關系嗎
2021-02-14合同債權質押是怎樣的
2021-01-15中介方沒有告知要擔責嗎
2021-02-12股份公司章程工商局版本是怎么樣的
2020-11-25保險公司是否交通事故損害賠償得賠償主體
2021-03-03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具體是指誰
2020-11-15人身保險合同主要條款有什么
2021-02-21保險人過錯導致合同無效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021-03-25無證駕駛致人死亡,保險公司也應賠償嗎
2021-03-13酒后駕車致人死亡 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1-24保險公司夸大保險保障范圍如何處理
2021-03-01中國境內的法人和其他組織辦理境內保險的程序是如何
2021-02-03保險公司聲譽風險管理指引
2021-01-01投保人有什么保證義務
2021-02-03如何防范保險理賠糾紛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