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網上泄露他人隱私犯法嗎(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
隱私是個人不愿向社會公開的內容,對于他人的隱私,我們應當尊重。隱私必須具有合法性、秘密性,他人可以放棄自己的隱私,但是我們不得侵犯別人的隱私。民法典人格權編不僅完善了對隱私的定義,在個人信息保護方面也作出了新的規定: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證件號碼、個人生物識別信息、住址、電話號碼、電子郵箱地址、行蹤信息等均屬于個人信息的范圍。我國刑法是沒有個人隱私罪這一罪名,而與個人隱私相關的罪名是個人信息罪,個人信息包含個人的隱私。
《民法典》第1032條規定,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
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42條第六項的規定,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500元以下罰款。
侵犯隱私權的行為可分為以下十類:
(一)未經公民許可,公開其姓名、肖像、住址和電話號碼。
(二)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壞他人居住安寧。
(三)非法跟蹤他人,監視他人住所,安裝竊聽設備,私拍他人私生活鏡頭,窺探他人室內情況。
(四)非法刺探他人財產狀況或未經本人允許公布其財產狀況。
(五)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記,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內容,以及將他們公開。
(六)調查、刺探他人社會關系并非法公諸于眾。
(七)干擾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對其進行調查、公布。
(八)將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會公布。
(九)泄露公民的個人材料或公諸于眾或擴大公開范圍。
(十)收集公民不愿向社會公開的純屬個人的情況。
二、侵犯個人隱私權賠償考慮哪些因素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條規定,精神損害撫慰金的數額確定要考慮以下因素:
1、侵權人的過錯程度,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2、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
3、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
4、侵權人的獲利情況;
5、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
6、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法律規定,當對隱私權人產生嚴重精神損害、造成嚴重后果,成應當承擔上述法律責任外,還將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網上泄露他人隱私犯法嗎”所進行的解答,我們可以了解到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網上泄露他人隱私構成犯法。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律霸網還提供了專業的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再次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法第90條扣分嗎
2021-03-07怎么辦理涉外結婚手續
2021-03-11發虛假律師函圖片違法嗎
2021-03-18國有獨資公司是否要設立三會才可以
2021-01-22金融消費者權利有哪些
2020-12-03法律對三維商標、立體圖標如何規定
2021-01-01被保全的財產還能質押嗎
2021-03-05啥時候能放棄遺產繼承權
2021-03-14申請預售許可的材料有哪些
2021-02-24怎么解除勞動合同
2020-11-19解除競業限制協議方式有哪些
2020-11-16勞務關系辭退賠償是什么
2021-02-18沒有滿實習期上高速有什么處罰
2020-12-19加班費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1-03勞務派遣糾紛哪個地方仲裁管轄
2020-12-03什么是是人壽保險的受益人及怎樣指定人壽保險的受益人
2021-02-14在公司上班十年沒上保險怎么賠償
2020-12-14車險理賠“過期” 責任究竟在誰
2021-01-04空運保險的險種有哪些
2020-12-25企業未繳納社會保險費用要面臨哪些行政處罰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