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網上講人家隱私違法嗎(《民法通則》于2020.12.31失效)
是違法的,《民法通則》第120條的規定:侵害隱私利益的民事責任方式,應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和賠償損失。侵害他人隱私,造成財產損失的,應按照全部賠償原則,予以全部賠償。?侵害他人隱私,致他人精神損害,并且造成嚴重后果的,受害人有權請求精神撫慰金賠償。精神撫慰金的賠償數額,根據侵害人的主觀過錯程度,侵害的具體情節、后果和影響,侵害人的得利情況,侵害人的經濟承受能力以及受訴法院當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綜合考慮予以酌定。
二、相關法律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二條?利用信息網絡誹謗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節嚴重”:
(一)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五百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精神失常、自殘、自殺等嚴重后果的;
(三)二年內曾因誹謗受過行政處罰,又誹謗他人的;
(四)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條?【侮辱罪】【誹謗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通過信息網絡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三、最新資訊(《民法典》于2021.1.1生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條?行為人造成他人民事權益損害,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條?侵權行為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等侵權責任。
我們可以了解到對于公布他人隱私的行為是違法的,生活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應該要及時制止,否則可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以上這些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內容,如果還有什么疑問,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子女支付贍養費能否追償
2021-02-18財產損害賠償包括范圍
2020-12-21《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關鍵點解讀
2021-03-22域名糾紛需要如何處理
2020-12-04全國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標準一致嗎
2020-12-05治安處罰過的算累犯嗎
2021-02-06贍養費標準的法律依據有哪些,在什么情況下可以不付贍養費
2021-02-17商標侵權是否必須要物證
2021-02-19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與損害賠償
2021-01-14存款人死亡后的存款如何處理
2020-11-27合同訂立的形式有哪些,簽訂擔保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1-23上班途中遇車禍,公司賠21萬
2020-12-06勞動合同過期是否有效力
2021-03-05實習協議重要嗎,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7建筑工程保險的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1-03-10保險合同成立的必要條件是什么
2021-01-09保險人在賠償后有哪些權利
2021-01-11保險合同內容的變更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0-12-27保險欺詐有哪些情形
2021-02-14人身保險合同中“違法行為免賠”條款應該如何理解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