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我國的實踐
一、司法實踐演進立法的方式
按憲法規定,判例不是我國的法律淵源,同時法律解釋權屬于立法機關,最高法院只能對“屬于法院審判過程中具體應用法律、法令的問題”進行解釋。故本文在談及國內關于司法演進立法的案例時,筆者只引用最高法院公報公布的案例,對其他案例,無論有多少所謂的“創新”,筆者都認為與本文中論述的主題不可相提并論。我國民法通則雖未規定侵犯具體人格權產生的非財產損害賠償制度,但由于司法解釋及其他途徑的作用,近年來司法實踐中適用并擴大了非財產損害賠償范圍,創造了許多權利形態可取得非財產損害賠償,如死者名譽權、生活安寧權、物質性人格權、法人形象權、信用權、財產權等,司法實踐演進立法的活動較為活躍,司法演進立法的方式主要采取法律解釋與直接創造法律原則的方式。
1?通過法律解釋演進法律的方式
如王*泰與福建省**出版社因出版物上錯印電話號碼致其受電話騷擾損害案中,法官是以民法通則為判案依據的,在解釋學上采用了目的性擴張解釋的方法。所謂目的性擴張,指為貫徹法律規定宗旨,將本不為該法律條文所涵蓋的案型,包括于該法律條文的適用范圍之內。衡量法律目的或基本思想,法律條文所涵蓋之案型種類顯屬過狹,而不是貫徹其規范宗旨,遂依規范宗旨將本應包括尚未包括在內的案型,納入法條之適用范圍。民法通則對于侵犯人格權產生的非財產損害賠償沒有規定,在體系上存在法律漏洞。由于上述法律漏洞的存在,法律解釋的“造法性”尤為突出。
2?直接創造法律原則的方式
在我國臺灣立法上某些身份權之具體類型,是通過判例加以確認的。例如,與有夫之婦通奸,該丈夫是否有權請求非財產損害賠償,在我國臺灣立法上并無規定,亦是通過判例加以確認的,1969年臺灣的某一例判決書稱:妻與人通奸,其丈夫個人之人格權或名譽,固不能因此而認為被侵害,但不問強奸或和奸,均屬故意以違背善良風俗之方法加害于人,且足以破壞其夫妻共同生活之圓滿安全及幸福,使其精神上感受痛苦,第195條第1項所列侵害之客體,系例示規定。此外夫妻共同生活之圓滿安全及幸福,亦為應受法律保護之法益之一。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之妻通奸,實有侵害被上訴人夫妻生活之圓滿安全及幸福,致其精神受到痛苦,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仍得請求上訴人賠償相當之金額。本案中,法官超越了立法,創造了婚姻幸福權這一權利形態。身份權本質上也是無形的精神性權利,作為一種絕對性,是完全可能成為侵權客體的。侵權所造成的損害事實也是無形的,如上述的配偶權受到侵害的,受害人共同生活之圓滿安全及幸福受到了侵害。侵害身份權的事實與損害后果之間的因果關系也是轉承的即損害后果是通過社會或第三人的評價作用。鑒于此,如果人格權的受害人可以獲得非財產損害賠償,為什么身份權的受害人不可以獲得非財產損害賠償呢﹖基于這一理念,法官通過直接創造法律原則的方式發展了非財產損害賠償制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判決書兩年后作廢了嗎
2020-12-11什么是先履行抗辯權
2020-12-24同居關系是否可以主張死亡賠償金
2021-02-15在一起住多久算重婚罪
2020-11-08信用卡違約金上征信嗎
2021-02-25非法侵入住宅罪怎么處罰
2020-12-24放棄繼承權聲明書要公證嗎
2021-03-19贍養老人的繼子能分撫恤金嗎
2020-12-08無故終止合同責任怎么賠償
2021-01-15房地產開發流程及五證是什么
2020-12-29集資房的定義是什么
2021-02-05分公司可以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0-11-24調崗調薪是否屬于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28競業限制解除后是否要遵守保密協議
2021-03-21勞務合同和正式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1-30辭退后有工資嗎
2021-01-08保險公司是怎么設立的
2021-01-14人身保險種類可以分為哪些
2021-02-25中國保監會有權檢查外資保險公司哪些狀況
2021-02-19保險條款解讀-旅游保險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