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損害賠償
1.是指違約方用金錢來補償另一方由于其違約所遭受到的損失。各國法律均認為損害賠償是一種比較重要的救濟方法。在國際貨物買賣中,它是使用最廣泛的一種救濟方法。但是各國法律對損害賠償的規定,往往只涉及到違約一方賠償責任的成立、賠償范圍和賠償辦法等問題,而且差異較大。
2.是指對業已造成的損害進行賠償。賠償是債權訴訟最主要的特征,也是普通法所給予的最主要的救濟形式。一般情況下,賠償能夠對原告的損失進行彌補,但對于商標侵權案件,原告最關心的往往是如何首先讓被告停止侵權,其次才是賠償。
二、如何處理損害賠償糾紛?
損害賠償是一種民事責任,這種民事責任由侵權行為而產生。侵權行為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侵權行為出于責任者本人,即責任者就是行為人,如甲損壞了別人的自行車,甲既是責任者,又是行為人,這種侵權行為,民法理論上稱為“一般的侵權行為”;另一種侵權行為不是出于責任者本人,而是出于與責任者有一定關系的人或物,如甲的未成年兒子損壞了別人的自行車,或者甲所豢養的。
三、地面施工損害賠償糾紛如何解決?
1、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5條之規定:“道路施工作業或者道路出現損毀,未及時設置警示標志、未采取防護措施,或者應當設置交通信號燈、交通標志、交通標線而沒有設置或者應當及時變更交通信號燈、交通標志、交通標線而沒有及時變更,致使通行的人員、車輛及其他財產遭受損失的,負有相關職責的單位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2、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42條之規定:“機動車上道路行駛,不得超過限速標志標明的最高時速。在沒有限速標志的路段,應當保持安全車速。夜間行駛或者在容易發生危險的路段行駛,以及遇有沙塵、冰雹、雨、雪、霧、結冰等氣象條件時,應當降低行駛速度。”
3、《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25條規定:“在公共場所、道旁或者通道上挖坑、修繕安裝地下設施等,沒有設置明顯標志和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損害的,施工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91條第1款規定:“在公共場所或者道路上挖坑、修繕安裝地下設施等,沒有設置明顯標志和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損害的,施工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4、《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31條之規定:“受害人對于損害的發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害人的民事責任。”
這樣說,如果您是受害人,就一定要拿起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但如果您是讓別人受傷的那一個,那您就要做好心理準備,準備好錢財,賠償他人的損失,可能,還會需要律師。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投資者如何參與科創板
2020-11-20提起專利無效要注意的問題
2020-11-15安置房抵押貸款嗎
2021-02-20假釋期間什么情況會被收監
2020-12-28國家法律對老年人合法權益的保護有何規定?
2021-01-10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部 關于印發《深化人民監督員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
2021-02-21偽造房產證來抵押借款是什么罪
2021-02-06保管物因自身瑕疵毀損損失誰來承擔
2021-03-24房產他項之后還能債權轉讓嗎
2021-03-19終止勞動合同必需簽訂協議嗎
2021-03-22裁員補償標準怎么算
2020-11-12枯死老樹致人損害該如何求償
2020-11-17為何高管人員勞動爭議訴求難以得到法院支持
2020-12-23哪些勞動爭議可由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調解
2021-02-17家庭財產險的保險范圍可分為哪幾類
2021-01-10保險合同是不是有條件的單務合同
2020-12-14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為什么不生效
2020-11-09財產保全在哪里辦
2021-02-02設立合資保險公司的條件和程序是什么
2021-01-08車被撞了對方逃逸理賠多少錢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