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侵權行為屬于非表意行為
非表意行為即事實行為,是指當事人在主觀上并沒有發生民事法律關系的意思,但一旦實施該行為即在客觀上產生民事法律后果的行為。如拾得遺失物、發現埋藏物、先占無主物、侵權行為、違約行為、不當得利行為、無因管理行為、正當防衛行為、緊急避險行為、創作作品行為等。由于事實行為無需行為人的意思表示,因此對于行為人的行為能力沒有要求。
一般侵權行為包括哪些
侵權行為的類型主要包括:
(1)侵害人身的侵權行為。
(2)侵害人格利益的侵權行為。
(3)侵害身份權的侵權行為。
(4)侵害財產權的侵權行為。
(5)侵害知識產權的侵權行為。
(二)侵權行為法
侵權行為法是調整因侵害他人財產、人身行為所產生的侵權責任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侵權行為法屬于我國民法的一個部分。
(三)侵權責任
侵權責任是指行為人侵害他人財產或對人身造成損害,依法應當承擔的法律后果。
在侵權行為法上,將侵權責任分為一般侵權責任和特殊侵權責任。
侵權行為是指
侵權行為是一種行為人實施的過錯行為。在國外學者關于狹義的侵權行為的各種觀點中,比較典型的是三種學說:一是過錯行為說,該說從行為的角度揭示了侵權的概念。持此種觀點的學者認為,侵權行為就是一種過錯。二是違反法定義務說。該說主要是從違反法定義務的角度來界定侵權行為的概念。例如,英國著名學者**爾德從侵權行為與違約行為相區別的角度,給侵權行為下了一個公認為最完備的定義。他認為:“侵權行為的責任系由違反法律事先規定的義務引起,此種義務針對一般公民而言,違反此種義務的補救辦法,就是對未清償的損害賠償的訴訟”,因而侵權行為指違反了法律規定的、針對一般人的義務,而不是違反了由當事人自行協議所規定的、針對特定人的合同義務。三是過錯責任說,該說認為過錯只是導致侵權責任承擔的根據。在法國,大多數學者通常根據《法國民法典》第1382條“任何行為使他人受損害時,因自己的過失而致行為發生之人對該他人負賠償的責任”的規定,認為侵權行為就是一種損害賠償的責任。
從上面律霸網小編為大家解釋的關于侵權行為屬于非表意行為是為什么,相信大家都知道了原因。律霸網小編提醒大家日常中現在的人們在很多事情上都會涉及到版權的行為等,大家一定要多加注意,如果有任何疑問都可以到律霸網咨詢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減資要先補虧嗎
2021-03-18摘取節育環致死應當如何量刑
2021-02-01農村自留地建房需要經過地方允許嗎
2021-02-14網絡著作權與傳統著作權有什么區別
2021-02-14解約定金可否有守約方提出
2021-01-23什么是空頭支票,開空頭支票怎么處罰
2020-12-14剝奪政治權利作為一種附加刑主要包括哪些
2021-03-11軍人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2020-11-26勞動合同到申請解除勞動合同申請書怎么寫
2020-11-24可撤銷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2房地產開發項目開發流程
2020-12-19勞務用工法律須知
2020-12-31圓珠筆簽訂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2-18勞動訴訟的審理程序是什么
2021-01-09車輛發生保險事故如何妥善處理
2021-03-04家庭財產保險
2021-01-13保險合同必須要是書面形式的嗎
2020-11-20投保人的權利與義務是什么
2020-12-26保險理賠中保單維護需要注意的細節有什么
2021-01-11投保人解除人身保險合同返還保險費案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