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配的商標侵權
商標是用來區別一個經營者的品牌或服務和其他經營者的商品或服務的標記。嚴格說來,它的存在是受法律保護,是注冊人所享有的商標專用權,任何集體或個人不得盜用或仿用。
但一些品牌企業的商標往往受到一些明知故犯的膽大人士所冒用,于是商標侵權案,在各類侵權案件中首當其沖。例如,北京海關查獲五百余件侵犯尼-桑汽車零配件商標專用權貨物;再說2013年,**商法雷奧將**法雷奧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法雷奧公司)、**浩海力興經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力興公司)告上法庭。彼彼事例,在汽配行業數見不鮮。
一般來說,商標侵權主要包括:
1.將他人注冊的圖形商標作為企業的招牌使用;
2.將他人注冊的文字商標,包括中文和外文,作為企業的招牌使用;
3.將他人的注冊商標在企業名稱中使用;
4.在表述企業經營范圍時,突出使用他人注冊商標的文字;
5.在商業交易文書、名片上使用他人注冊商標的文字及圖形等行為。
汽車消費的侵權行為
一、合同設置涉嫌“霸王條款”
許多消費者反映,在與汽車經銷商簽訂購車合同時,合同中設置的有些條款只對經銷商有利,有些甚至與法律相悖,構成“霸王條款”。如購車合同中規定:“在合同履行期間因買方原因導致本合同不能繼續履行,賣方有權隨時終止本合同,沒收全部定金,并有權另行要求賠償賣方因此遭受的損失。
二、緊俏車型加價“搭售”
今年年初以來,由于汽車市場持續紅火,還有些廠商采取“饑餓營銷”手段,通過加價提車、買車搭保險、買車搭裝潢等經營策略,侵犯了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和選擇權。
三、節油宣傳不切實際
隨著油價上漲,燃油經濟性已經成為許多消費者購買汽車的首要考慮因素,不少汽車4S店也將“節油”作為主要宣傳賣點。
四、違規扣押合格證
部分汽車經銷商由于資金壓力,會通過廠家擔保、經銷商以新車合格證向銀行質押貸款的做法,導致消費者在購買新車后不能上牌。這使消費者在新車不能及時上牌的這段時間內面臨著極大的風險:按照保險公司的盜搶險免責條款,車輛無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核發的行駛證或車牌號,不在理賠范圍。同時,交警也將對未按規定時間上牌的車輛進行處罰。
五、新車出現維修舊痕
消費者購買并在提新車時,因為對汽車4S店的信任,一般總是對新車的車況大概檢查一下,然后會在新車交付清單手冊上簽字認可,畢竟消費者并不是這方面的行家。于是個別4S店會將物流運輸中出現刮擦的新車重新進行維修,直接以新車形式銷售給消費者。
六、車輛故障屢修不好
消保委從受理的消費者關于汽車維修投訴案件中發現,車輛故障往往由三種原因造成,一是消費者對車輛使用不當;二是維修人員的技術水平不高,找不到故障的真正原因,只能“蒙”著修,造成同一故障反復修不好;三是汽車本身就存在質量先天缺陷。
七、汽車維修價格過高
消費者關于汽車消費的投訴和咨詢中,感嘆最多的是“買車容易養車難。”
八、售后服務缺乏誠信
大部分消費者是首次購車,缺乏有關汽車使用、維修、保養知識,當車輛出現質量問題去4S店時,個別4S店不但不及時解決問題,而且習慣采取拖延的手段或是推諉將責任轉移給汽車生產廠商,以此來逃避本該承擔的責任。此外車輛出現故障后都是由4S店維修人員或汽車廠商的鑒定機構說了算,這種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的現狀,消費者很難認可檢測數據或鑒定結論。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清楚知道,除了有汽車消費的侵權問題外,還有汽配商標的侵權現象。汽配商標侵權包括了將他人注冊的圖形商標作為企業的招牌使用或者將他人的注冊商標在企業名稱中使用等等一系列的違法行為。如果您還有其他不清楚的地方,請咨詢律霸網的專業律師,他們會為您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遲到會被辭退嗎
2020-12-16股東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2020-12-10企業怎么防止股權收購
2021-01-28行政處罰時違反一個法律多條如何處罰
2021-02-02土地轉讓和劃撥的區別有哪些
2020-12-29結婚時收的禮品如何認定
2021-02-05管轄異議裁定多久作出
2021-03-23離婚個人財產和共同財產如何區分
2021-03-11行政案件立案后可以撤銷嗎
2021-01-23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情形有哪幾種
2020-11-22如何計算加班
2021-01-03航空意外傷害保險怎么賠的
2021-02-24團體意外傷害險的保險責任
2020-11-19保險公司對被保險人及承運人的權利義務有哪些
2020-12-10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征
2021-03-18買汽車保險時如何投保更安全
2021-02-05車禍保險公司一年沒賠償怎么辦
2021-01-28保險合同全部是格式條款嗎
2021-01-02關于機動地承包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3-01禁養區養殖場關停有補償嗎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