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保障公民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公平與正義的重要措施,在依法治國的方略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1、有利于用時有效地揭露和懲罰犯罪。司法實踐中,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接受的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材料是十分復雜的,有的屬于犯罪事實,有的只是違法、違紀行為,還有的只是民事、經濟糾紛,有些甚至是誣告陷害。如果司法機關一接到這些就予以立案偵查或審判,勢必浪費大量的司法資源,甚至會使偵查或審判工作誤入歧途。有了不立案程序,就使得那些不存在犯罪事實或者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案件不至于交付偵查或審判,從而有利于司法機關正確行使偵查或審判權力,確保集中力量同犯罪行為作斗爭,從而及時、有效地揭露、證實和懲罰犯罪。
2、有利于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立案階段,公安、司法機關通過對有關的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材料的審查,判明有無犯罪事實發生,依法決定應否追究刑事責任。對于那些沒有犯罪事實發生或者依法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不予立案,從而不將案件交付偵查或審判,就使得那些沒有實施犯罪行為或依法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被控告人、被檢舉人免受刑事追究,維護其合法權益。而且,對于那些故意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的,還要依法追究行為人的法律責任。因此,不立案制度的確立,對于切實保護公民合法權益不受侵犯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3、有利于保護公民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的積極性。控告、舉報犯罪是公民依法享有的權利。司法實踐證明,報案、控告、舉報犯罪是主要的立案材料來源。公民報案、控告或舉報的事實一旦構成犯罪,公安、司法機關及時進行立案偵查或審判,固然有利于保護公民同犯罪行為作斗爭的積極性,但公民報案、控告或舉報的事實不構成犯罪或者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通過不立案程度不予立案偵查或者審判,同樣有利于保護公民同犯罪行為作斗爭的積極性。這是因為,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司法機關在依法作出不立案決定后,應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如果控告人對不立案決定不服,可以申請復議。這些程度的設立,對于保護公民同犯罪行為作斗爭的積極性無疑具有積極意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鑒定一定要康復期后才可以做嗎
2021-01-27國企能購買有抵押的房產嗎
2021-02-25交通事故保險理賠手續如何規定
2021-02-27法庭辯論結束大約多少天審判有結果
2020-11-12只有買房協議無房產證如何過戶
2021-01-20業務承包關系算雇傭嗎
2021-01-13倉儲合同中違反有效承諾合同是否能成立
2020-12-03合同法履行時間適當是指多久
2020-11-22合同中是否可以加入競業限制
2020-12-13抵押房的保險和購買人壽保險
2021-03-11如何認定投保人違反告知義務
2020-11-14人身保險合同中止后可以繼續嗎
2021-03-12固定資產火災保險事務處理準則
2020-12-24什么是生存保險?
2020-11-28企業投保企業財產綜合險的賠款計算方式
2021-01-13保險法車險有哪些新變化
2021-01-03重復保險是什么
2021-01-18保險欺詐的載體是如何的
2020-12-04投保人在投保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2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六十七條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