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避險過當?shù)臉嫵桑和ㄕf認為緊急避險的必要限度是指緊急避險所造成的損害小于所避免的損害。
1.凡是避險行為引起的損害小于所避免的損害的,就沒有超過必要限度。
2.凡是避險行為引起的損害大于所避免的損害,就可以認定為超過必要限度;
3.引起損害與避免的損害相同時,有觀點認為避險行為沒有實質意義,但也不宜認定為犯罪。
二、避險過當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1.避險過當?shù)纳鐣:π暂^小;
2.避險過當?shù)淖镞^形式為過失或間接故意,其主觀惡性明顯較小。
三、避險過當從寬處罰幅度:應當綜合考慮避險過當?shù)某潭燃白镞^形式等情況確定減輕處罰的幅度,或者依法免除處罰。
1.避險過當?shù)某潭龋哼^當程度的大小與從寬幅度的大小比例成反比。
A.公共利益、國家利益大于集體利益;
B.集體利益大于個人利益;
C.生命利益大于身體利益;
D.身體利益大于財產(chǎn)利益。
2.避險過當?shù)淖镞^形式:間接故意的避險過當其量刑的從寬幅度應小于過失的避險過當。
【陳*象律師提示】
①《量刑指導意見》沒有明確規(guī)定避險過當?shù)膹膶捥幜P幅度。
②為避免受傷而造成死亡后果、為避免輕傷而造成重傷后果以及為避免財產(chǎn)損失而造成重傷或者死亡后果的,一般只能給予較小幅度的減輕處罰。
③為避免財產(chǎn)損失而造成更大財產(chǎn)損失的,根據(jù)價值之間的差距程度確定減輕處罰幅度或者免除處罰。
【法條鏈接】
《刑法》
第二十一條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chǎn)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fā)生的危險,不得已采取的緊急避險行為,造成損害的,不負刑事責任。
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第一款中關于避免本人危險的規(guī)定,不適用于職務上、業(yè)務上負有特定責任的人。
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法院量刑指導意見(試行)》實施細則(試行)
三、常見量刑情節(jié)適用
6、對于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應當綜合考慮危險來源、避險方式、造成損害的程度等情況,可以減少基準刑的50%以上;犯罪較輕的,應當依法免除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使用權以租代賣是否違法
2021-03-14委托合同和代理合同的區(qū)別有哪些
2021-01-26股權受讓方是否可以要求解除股權轉讓合同
2020-11-11先干活后簽合同違法嗎
2021-02-16仲裁裁決書怎么寫
2021-02-23公司名稱變更合同是否依然有效
2021-03-09律師調解婚姻糾紛應遵守哪些原則
2021-03-10遺產(chǎn)的范圍有哪幾種
2020-12-09未成年的房產(chǎn)可以用于父母抵押嗎
2021-03-26查封、扣押期限的規(guī)定
2020-11-15擔保合同的主合同是什么
2021-03-16買二手房之前需要做哪些功課呢
2021-03-17可以先終止勞動合同后發(fā)通知嗎
2020-12-28單位終止勞動合同如何支付補償金
2020-12-20公司上班試用期提離職不批準怎么辦
2021-02-19勞動糾紛人事需要負責嗎
2021-02-08投資型保險的分類
2021-02-14員工意外保險合同的相關內容有哪些
2021-01-25伍某訴某保險公司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16定值保險還是超額保險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