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傷害致人死亡與過失致人死亡的區別
故意傷害致人死亡與過失致人死亡的區別
故意傷害致人死亡屬于故意傷害罪的結果加重犯。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的成立,客觀上要求傷害行為與死亡結果之間具有因果關系,主觀上要求行為人對死亡沒有故意,但具有預見可能性。張明楷教授指出,既然是傷害致死,當然必須將死亡者限定為傷害的對象,即只有導致傷害的對象死亡時才能認定為傷害致死。
過失致人死亡罪是指過失致人死亡的行為,在主觀上,必須是過失,即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他人死亡的危害后果,因為疏忽大意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在客觀上,必須實施了致人死亡的行為,并且已經造成致人死亡的結果,且行為與死亡結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把故意傷害致人死亡與過失致人死亡相比較,兩者的相同點是:在主觀上對死亡的結果都處于一種過失的狀態,在客觀上都造成了死亡的結果。不過,兩者的區別也是十分明顯的。故意傷害致人死亡時,行為人本身具有傷害他人的故意,只不過死亡這種結果的發生對行為人來說是一種過失。所以,主觀方面表現為傷害的故意和致人死亡的過失這兩種形式的間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會引起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
相反,過失致人死亡,行為人對既沒有殺人的故意,也沒有傷害的故意,不管傷害還是死亡,任意一種結果的發生,對行為人來說都是過失,出現任何結果對行為人來說,都是違背其意愿和出乎其意料的。所以,雖然兩者都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致人死亡,但故意傷害(致人死亡)持的是一種放任的態度,而過失致人死亡持的是雖然預見到但輕信能夠避免或疏忽大意沒有預見到的態度。
【以案說法】
2013年11月17日18時許,張三因討要加班工資至李某家中,并與李某等口角,繼而與李四等人扭打至室外樓梯口。在張三面朝樓梯、李四背對樓梯扭打時,張三采用抱、推等手段導致李四摔下樓梯,頭部著地受傷,后搶救無效于2013年12月25日死亡。
檢察院指控張三犯故意傷害罪,提起公訴。
張三辯解稱,其因去要150元加班工資,遭到李四等人圍毆,當時為了逃離現場,只是甩了一下手,就倒退著退下樓梯,李四由于沒抓住扶手,才摔倒在地,根本沒有想去傷害,也沒有想到李四會摔倒致死。辯護人辯稱,張三主觀上不存在傷害的故意,本案只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系初犯、偶犯、主觀惡性較小,犯罪情節較輕,請求對其從輕處罰并適用緩刑。
后該案經歷一審、二審,張三犯故意傷害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年。
【判決理由】
法院生效裁判認為:李四由于張三的外力作用而摔下樓梯受傷、死亡。該外力無論是抱,是推,均是張三意志支配下所故意實施的行為,張三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他人身體的后果,仍不計后果放任該結果的發生,應當認定張三具有故意傷害的間接故意,且死亡的后果與張三的行為之間具有刑法上的因果關系,應當以故意傷害(致死)罪定罪處罰。故張三及其辯護人提出的本案屬于過失致人死亡的辯解和辯護意見,與法律規定不符,不予采納。辯護人提出的系初犯、偶犯、主觀惡性較小,請求對其從輕處罰的相關辯護意見成立,予以采納。本案損害的發生,存在一定的過錯,案發后,張三親屬能對李四方作部分賠償,可酌情對從輕處罰。
另,張三因故意傷害的犯罪行為致李四死亡,應當承擔侵權的民事賠償責任。張三應當按照法律規定的項目對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進行賠償,因李四方對損害的發生存在一定的過錯,根據雙方的過錯程度,決定由張三承擔70%的賠償責任。
【法官評析】
本案中,對于張三行為定性形成了兩種不同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張三的行為構成故意傷害罪,張三在與李四等人發生毆打的過程中應當意識到自己采用抱、推等手段致摔下樓梯的行為,可能會發生危害身體的后果,仍不計后果放任該結果的發生,客觀上造成了死亡,應構成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罪。
第二種意見認為,張三的行為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張三和李四之間沒有利害關系,沒有故意傷害的動機。張三的行為雖然導致李四摔下樓梯并最終死亡,但張三的行為是在掙脫李四時的一種無意識行為,不是出于故意傷害的犯罪故意,最多是疏忽大意的過失。
綜上所述,故意傷害致死和過失殺人有著本質的區別,故意傷害致死本質是惡意的行為,量刑嚴重,其刑法規定的起點是10年以上的刑罰。過失殺人量刑相對較輕,并且行為人主觀上并不存在故意傷害他人的故意。本網站為您提供專業的律師咨詢服務,如有疑問,歡迎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么申請醫療事故鑒定呢
2020-12-08如何防止醫療事故
2021-02-28醫療機構如何要承擔行政責任
2021-02-09農村土地互換糾紛怎么解決
2021-01-27對驗房結果不滿意怎么辦
2020-11-27網絡著作權與傳統著作權有什么區別
2021-02-14留置物如何確定價格
2021-03-07交通事故認定后有異議超過了三天怎么辦
2021-03-25一般交通事故處理流程有哪些
2020-11-17沒能力給贍養費能執行嗎
2021-03-10自動順延的合同如何終止
2021-03-15房屋繼承公證的幾大注意事項
2020-11-14員工自動離職是否支付經濟補償金
2021-03-11怎么簽試用期合同
2021-01-28怎樣進行意外險理賠
2020-12-15“三個期限”避免保險合同糾紛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21在人身保險合同中受益人填誰
2020-11-14保險合同代簽名訴訟舉證方要如何舉證
2021-01-01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可直接向保險公司求償
2020-12-05冰雹砸車保險賠嗎,如何理賠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