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性質的專利怎樣進行利益分配
產學研合作機制下,合作完成成果的知識產權權利分配問題是不可回避的。產學研機制下的合作也不同于合同法所規范的單純的技術轉讓或開發關系。一些律師和法官也往往容易從技術合作開發合同的角度或技術轉讓的角度來理解產學研問題,這是必要的但是不夠的。中國《合同法》第十八章按技術合同的四種類型規定了相應的權利與義務法律關系,比較明確和具體。但這種合同關系相比較而言是比較特定且單一的,與其他關聯活動的法律關聯性不強。如《合同法》第330條規定,當事人之間就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或者新材料及其系統的研究開發所訂立的合同為技術開發合同。同時,《合同法》也明確:技術開發合同分為兩種,委托開發合同和合作開發合同。按照中國法律規定,區別委托開發合同與合作開發合同的標準是確定當事人雙方是否對所完成的成果做出創造性貢獻。當事人一方僅提供資金或其他物質條件而由另一個進行研發的,為委托開發關系。當事人雙方共同進行研發活動,這種共同可以是技術分工或階段或人員有所不同,即為合作開發關系。第335條規定合作開發合同的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進行投資,包括以技術進行投資;分工參與研究開發工作;協作配合研究開發工作。而產學研機制下的合作研發關系的法律外延,應當遠遠大于技術合同法律關系。
下面就產學研合作中合作完成成果的知識產權分配原則,談三個問題:
一、產學研合作中的法律關系應當包括諸多技術合同的集成,換言之,技術合同關系是產學研合作關系的法律細胞。因此,產學研合作中的知識產權權利分配問題,也應當以《合同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為基礎來確定。相關規定散見于《合同法》、《專利法》、以及《科技進步法》等法律法規及部門規章中,并根據技術合同中不同的權利與義務關系不同而有所變化。對此問題做一基本的歸納,即:
1.?當事人約定優先。這是一個基本的法律原則,諸多法律都遵循這個原則。合同是當事人意思自治的體現,這是很好理解的。只有在當事人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并有歧義時,相關法律才予以調節。這就是法律中常用的一種表述,即“除當事人另有約定外”。因此,當事人有權對合作完成成果的知識產權權利分配,在不違反公平原則和國家強制性規定以外,作出符合自己利益和意愿的約定。這種約定可以是某一方單獨享有,也可以是雙方共有。需要注明的是,知識產權的共有,只能是共同共有,而不能是按份共有。當然,共同共有也不能是利益上的平均享有。
2.?除當事人另有約定外,《合同法》第339條規定:委托開發完成的發明創造,除當事人另有約定的以外,申請專利的權利屬于研究開發人。研究開發人取得專利權的,委托人可以免費實施該專利。研究開發人轉讓專利申請權的,委托人享有以同等條件優先受讓的權利。
同時,《合同法》第340條規定:合作開發完成的發明創造,除當事人另有約定的以外,申請專利的權利屬于合作開發的當事人共有。當事人一方轉讓其共有的專利申請權的,其他各方享有以同等條件優先受讓的權利。合作開發的當事人一方聲明放棄其共有的專利申請權的,可以由另一方單獨申請或者由其他各方共同申請。申請人取得專利權的,放棄專利申請權的一方可以免費實施該專利。
合作開發的當事人一方不同意申請專利的,另一方或者其他各方不得申請專利。
另外,《合同法》第341條規定:委托開發或者合作開發完成的技術秘密成果的使用權、轉讓權以及利益的分配辦法,由當事人約定。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61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當事人均有使用和轉讓的權利,但委托開發的研究開發人不得在向委托人交付研究開發成果之前,將研究開發成果轉讓給第三人。
3.?如果當事人各方約定研發成果為共有的,其申請專利等知識產權的權利一般屬于合作各方單位共有,并可以按照下列原則辦理:
⑴各方合作單位在本國領土內代表全體合作方申請專利、以及在獲得專利后許可他人實施該項專利,由此獲得的經濟利益,應按協議約定的比例分配。
⑵申請專利時成果完成人的名次排列,應當按照成果完成者的貢獻大小確定。難以分清貢獻大小時,在本國領土內申請專利的,可以本方成果完成人為第一完成人,在第三國申請專利權,由雙方協商決定,或以負擔專利申請費與維持費一方的成果完成人為第一完成人。
⑶合作各方如有一方聲明放棄專利申請權,另一方可以單獨申請,或者由其他各方共同申請。成果被授予專利權以后,放棄專利申請權的一方可以免費實施該項專利。
⑷合作各方中,一方不同意申請專利的,如理由充分,另一方或者其他各方不應申請專利。
⑸合作各方中任何一方向第三方轉讓共有的專利申請權或共有的專利權時,應當通知其他合作方,合作的其他各方有優先受讓的權利。
⑹合作方中任何一方同第三方訂立專利實施許可合同,應事先征得其他各方的同意,并由合作各方共同確定專利使用費標準。由此產生的經濟利益,合作各方應當根據協議規定,合理分享。
⑺確定專利使用費分享的比例時,應當考慮各方在合作中所提供的人力、資金、儀器、設備、情報資料等物質條件多少等因素。
二、產學研合作在知識產權方面不同于單純的知識產權聯盟,即所謂的“專*池”。專*池是一種由專利權人組成的專利許可交易平臺。其特點是平臺上專利權人之間進行橫向許可,有時也以統一許可條件向第三方開放進行橫向和縱向許可,許可費率是由專利權人決定的。“專*池”(聯合許可)平臺上的各個專利權人之間依然有專利許可問題。這一聯盟最為突出的是其壟斷性。隨著業界對知識產權保護問題的重視,“專*池”這一保護形式也開始流行。據說最早的“專*池”是1856年美國出現的縫紉機聯盟。在經濟如此依賴、科技競爭如此激烈的現在,單個企業脫離合作單打獨斗已難以生存和發展。抱團取暖勢在必行。借鑒國外的管理經驗,中國某些產業也成立的類似“專*池”的知識產權聯盟。如本律師也被聘擔任“北京智能終端知識產權聯盟”秘書長一職。但據業內人士反映,國內目前運作成功的專*池基本沒有,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池深水淺;二是利益糾結;三是行政色彩。
產學研聯盟的知識產權合作應當不同于知識產權合作的專*池。一個基本點就是產學研聯盟的知識產權合作是從戰略目標的確定、優勢的組合、項目的研發,直到產業化是一個完成的創新過程。而專*池功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這一點就決定了它的戰略性、前瞻性和全局性。這是我們中美清潔能源聯合研究項目應當予以高度重視的,在這個背景下考慮合作完成成果的知識產權權利分配原則是更有意義的。
產學研聯盟的合作者眾多,但戰略目標應當是高度統一的,不應當是合作技術開發合同的簡單集合。組織功能也應當是強大的。知識產權關系呈多樣性的特點。撇開產學研聯盟這種組織形式,也許看到的是諸多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咨詢和技術服務關系的不斷交叉出現。產學研聯盟的知識產權,不僅包括知識產權的創造、知識產權的取得、知識產權管理和知識產權的保護這四個方面,知識產權的信息交流應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合作內容。知識產權的信息交流功能也不同于專*池中專利信息交流,后者往往局限于權利化了的研發成果,目的單一。而產學研聯盟中知識產權信息交流則是以此為過程,激活創新,引領產業為目標。
三、政府投入與產學研合作完成成果的知識產權權利分配關系。這是中美清潔能源聯合研究項目中各個成員都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在美國,根據著名的“拜杜法案”規定,受聯邦政府(具體為其能源部)資助的研發項目所完成的成果,小型企業、大學或者非盈利機構可以享有該成果的所有權,而大型企業則可能被要求放棄專利權,并承擔20%的研發成本。另外,還有一重點,即政府保留一定的介入權。這一特殊權力包括政府許可證的發放、政府指定許可、以及美國產業的優先權和競爭力的保障。
在中國,則有《科技進步法》對此有規定。該法第20條規定:利用財政性資金設立的科學技術基金項目或者科學技術計劃項目所形成的發明專利權、計算機軟件著作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和植物新品種權,除涉及國家安全、國家利益和重大社會公共利益的外,授權項目承擔者依法取得。項目承擔者應當依法實施前款規定的知識產權,同時采取保護措施,并就實施和保護情況向項目管理機構提交年度報告;在合理期限內沒有實施的,國家可以無償實施,也可以許可他人有償實施或者無償實施。項目承擔者依法取得的本條第一款規定的知識產權,國家為了國家安全、國家利益和重大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無償實施,也可以許可他人有償實施或者無償實施。項目承擔者因實施本條第一款規定的知識產權所產生的利益分配,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法律、行政法規沒有規定的,按照約定執行。同時,該法第21條規定:國家鼓勵利用財政性資金設立的科學技術基金項目或者科學技術計劃項目所形成的知識產權首先在境內使用。前款規定的知識產權向境外的組織或者個人轉讓或者許可境外的組織或者個人獨占實施的,應當經項目管理機構批準;法律、行政法規對批準機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合作性質的專利怎樣進行利益分配”問題進行的解答,通過專利合作取得利益時,利益的分配有法律規定的,依據法律規定分配,沒有規定的依據合同約定分配。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領導發的色情圖片給員工公司有什么責任
2020-11-27不動產是否可以內部鎖定不讓質押
2021-03-21工商查獲假冒如何處罰
2021-02-23房屋整改延期如何理賠
2020-11-10老公有語言暴力可以離婚嗎
2021-01-13協議離婚一定要在領結婚證的地方嗎
2021-02-06房產中介承擔什么責任
2021-03-19訂立合同時合同內容違反法律法規怎么處理
2020-12-21無合同的居間費用怎么上稅
2021-02-20業主要求罷免業主委員會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17樓宇外墻面使用涉及什么法律問題
2020-11-15辦理抵押登記可以只用房產證和身份證嗎
2020-12-29勞動合同在哪些情形下無效
2021-01-30試用期沒有7天不給工資是否合法
2020-12-18調崗降薪案例一
2021-01-06勞務外包員工解聘補償由誰支付
2021-03-03承攬與雇傭性質如何區分
2021-01-15公司辭退懷孕職工如何處理
2020-12-11私家車載客遇事故保險公司是否理賠
2021-03-04人身保險與財產保險之間存在什么不同嗎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