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條第二款違反礦產資源法的規定,采取破壞性的開采方法開采礦產資源,造成礦產資源嚴重破壞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
第三百四十六條單位犯本節第三百三十八條至第三百四十五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本節各該條的規定處罰。
區分破壞性采礦罪與故意毀壞財物罪的界限
故意毀壞財物罪,是指故意毀壞或損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第39條至第41條的規定,對于未經許可擅自采礦的;超越批準的礦區范圍采礦等行為,又拒不停止開采,造成礦產資源破壞的;以及破壞采礦、勘查設施的,依照《刑法》第156條的規定定故意毀壞財物罪,對直接責任人員或者破壞采礦、勘查設施的人追究刑事責任。即按故意毀壞財物罪定罪。
破壞性采礦罪與故意毀壞財物罪的相似之處在于它們在客體上都侵犯了財物的所有權,主觀上都出于故意。但兩罪之間卻存在著本質的差別:
(1)客體要件不同。破壞性采礦罪主要侵犯的國家保護礦產資源的管理制度;而故意毀壞財物罪侵犯的則是公私財物的所有權。
(2)客觀要件不同。破壞性采礦罪在客觀上表現為違反礦產資源保護法的規定,實施采礦行為,從而造成礦產資源破壞,但這種行為并沒有改變礦產資源的性質,只是在某種程度上造成巨大浪費現象,降低或減少其利用率和回收率,從而造成對整體礦產資源的破壞,但礦產資源本身仍具有其原有價值和使用價值;而故意毀壞財物罪在客觀上則表現為毀壞行為,即毀滅、損壞,其結果是使公私財物的使用價值或價值部分或全部喪失。
(3)主體要件不同。破壞性采礦罪的主體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單位;而故意毀壞財物罪的犯罪主體只能由自然人構成。
通過上述介紹可知,破壞性采礦罪造成礦產資源嚴重破壞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如果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咨詢,可以幫助你解答疑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買房網簽后又被抵押,抵押是否有效
2021-02-05行政處罰最短要多長時間
2021-02-27大學里可否結婚
2021-01-27約定競業禁止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118樓安裝空調摔下去業主賠償嗎
2021-03-15單位讓員工帶病加班是否違反合同法
2021-02-27房產證沒有本人簽字能抵押嗎
2020-12-22購房合同上寫的兩個人名字,辦房產證必須都有嗎
2020-12-13勞動合同期限規定
2021-01-22怎么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29工會成立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11連續工作滿十年中連續的理解
2021-02-17北京市是經濟性裁員標準
2021-01-17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內容
2021-01-02員工簽字又反悔 訴至法院被駁回
2020-11-161000元意外險賠償標準
2020-11-21公眾責任險如何理賠
2021-02-06人身保險合同案例分析
2021-03-20保險合同標的是什么
2021-03-17騙取生育津貼如何處罰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