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搶劫罪量刑標準
《關于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1條規(guī)定,“對未成年罪犯適用刑罰,應當充分考慮是否有利于未成年罪犯的教育和矯正。對未成年罪犯量刑應當依照刑法第六十一條的規(guī)定,并充分考慮未成年人實施犯罪行為的動機和目的、犯罪時的年齡、是否初次犯罪、犯罪后的悔罪表現、個人成長經歷和一貫表現等因素。對符合管制、緩刑、單處罰金或者免予刑事處罰適用條件的未成年罪犯,應當依法適用管制、緩刑、單處罰金或者免予刑事處罰。”該條對未成年搶劫適用刑罰提出了指導性原則,具體分析如下:
1、協調整體把握和個案考量
由于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發(fā)育尚未成熟,辨別能力和自控能力較差,性格和品質具有較強的可塑性,客觀上要求對未成年搶劫的量刑標準要區(qū)別于成年人。
首先,對未成年搶劫的量刑要有整體把握,即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這就要求我們在處理每一起未成年人搶劫案時,把教育和挽救作為訴訟的根本出發(fā)點,全面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如何量刑應充分考慮是否有利于未成年罪犯的教育和矯正。
其次,未成年搶劫個案之間存在很大差別,貫徹上述原則和方針時不能“一刀切”,不能簡單地將高“緩刑率”或“免予刑事處罰率”視為對未成年人的保護,應當區(qū)別對待,個案考量。具體應注意以下幾點:
(1)個案中未成年人搶劫行為體現出不同的人身危險性和社會危害性;
(2)有的未成年人搶劫時已接近成年,而有的剛滿十四或十五周歲,量刑時必須考慮年齡差異,所獲刑罰也應有所差異;
(3)個案中未成年搶劫的主觀惡性不同,有的是初犯、偶犯,而有的卻是慣犯、累犯,這體現出對未成年人教育和改造的難度不同,量刑時也應充分考慮、區(qū)別對待;
(4)未成年人搶劫的犯罪動機和目的、未成年人的生活環(huán)境和受教育情況等因案而異,如家庭環(huán)境利于其監(jiān)管、教育和改過,再如未成年搶劫犯是在校學生,判監(jiān)禁會中止其受教育,這類情況就可判處緩刑,更有利于未成年人的教育和挽救。
我們在對未成年搶劫量刑時,應做到個案考量,因案而異,結合具體案情,創(chuàng)造性地貫徹實施對未成年人“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和“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努力實現最佳的刑罰效果和社會效果。
2、窮盡法定情節(jié)和充分考慮酌定情節(jié)
法定情節(jié)是刑法明文規(guī)定的量刑時必須考慮的情節(jié),如沒有窮盡法定情節(jié),就違反了依法裁判原則,尤其對未成年應當依法從輕、減輕或免除處罰的法定情節(jié)更應高度重視,考慮窮盡。未成年搶劫案件中應當考慮的法定情節(jié)有自首、立功、累犯、預備犯、未遂犯、中止犯、從犯、脅從犯等。
一般對法定情節(jié),偵查、公訴機關都會充分關注并搜集充足的證據,欠缺的常是酌定情節(jié)及其取證。然而,要對未成年搶劫適當量刑,實現刑罰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又絕不能忽視酌定情節(jié),這就要求法官深入未成年人原所在的學校、生活的社區(qū)或居住地,充分行使庭外調查權,了解有關情況,搜集相關證據。
其中要著重查清以下問題:未成年人搶劫的動機和目的;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是否初次搶劫;性格和品質;個人成長經歷和一貫表現;家庭環(huán)境和受教育情況;歸案后的認罪態(tài)度和悔罪表現等。在量刑過程中,首先要窮盡各種法定情節(jié),將法定情節(jié)作為確定量刑幅度的主要依據,再考慮酌定情節(jié)。既不能僅將公訴機關提出的有限的法定情節(jié)作為惟一量刑標準,忽視酌定情節(jié),也不能過分擴大庭外調查獲知的酌定情節(jié),弱化了法定情節(jié),而應將二者有機結合,綜合考慮。
3、對符合管制、緩刑、單處罰金或者免予刑事處罰適用條件的未成年搶劫犯,應當依法適用
對未成年搶劫犯刑罰懲罰,僅是一個手段,其最終落腳點是教育和挽救未成年人。對符合管制、緩刑、單處罰金或者免予刑事處罰適用條件的未成年搶劫犯,應當依法適用。
但實踐中,對未成年搶劫犯的量刑常存在兩個極端,一個是單純刑罰懲罰,按照從輕或減輕處罰原則,簡單地一判了之,免予刑罰和判處緩刑的很少,使審判和刑罰效果大打折扣;另一個是以教育和挽救為借口,輕率地判處免予刑罰或緩刑,這有失法律的尊嚴和刑罰的威懾。
實際上,這需要對各未成年搶劫案件的具體情況綜合考慮,如初犯、脅從犯、犯罪情節(jié)輕微、滿十四但不滿十六周歲、正在校就讀,犯罪前品質和表現都很好,只因“哥們義氣”“抹不開情面”等極不情愿參與搶劫的,或具有對未成年監(jiān)管和教育的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和學校、社區(qū)條件等,經綜合考察不予監(jiān)禁或不判實刑更有利于未成年人的教育和挽救的,可判處緩刑或免于刑罰。
由此可見,我國相關法律對未成年搶劫的量刑常常需要把握整體案情,以教育感化為主,懲罰只是一個手段,還應當對行為人的行為進行糾正。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法典中關于居住權怎么規(guī)定的
2021-03-08侵權糾紛中如何認定被扶養(yǎng)人
2020-12-26父母去世留有沒有遺囑的房產怎么繼承
2021-02-05離婚調解用出示證據嗎
2020-11-14哪些是合同的詐騙類型
2021-01-14加工承攬合同糾紛的管轄地怎么規(guī)定
2021-03-15離婚訴訟的十大誤區(qū)
2021-03-14企業(yè)分立合并后需要變更勞動合同嗎
2021-02-09用人單位在什么情況下可以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31勞動關系確認
2021-03-09事實勞動關系追訴時效在哪些情況下可以延長
2021-02-06【法律常識】擔任勞動爭議調解員的條件
2021-03-11在何種情況下不得使用訴訟方式請求支付保險金
2021-01-12年金保險指的是什么
2020-12-09什么是傷殘鑒定費
2021-03-15房屋保險中的分類有幾種
2020-11-27保險合同生效有什么含義
2020-12-09保險公司合同變更 第三者責任險賠付
2020-11-30保險合同如何變更
2021-01-30保險合同成立要件有哪些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