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信息科學技術,建立量刑信息化系統,為法官提供法律、事實和有關量刑實踐的統計數據,可以幫助法官在具體裁量個案時均衡量刑幅度,矯正量刑偏差,實現量刑公正。
法律咨詢:
您好,過失致人死亡罪應當如何量刑?
律師解答:
過失致人死亡罪,是指因過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為。對于該罪的處罰,根據《刑法》第233條的規定: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相關法律知識:
闡-明量刑理由實現理性溝通
闡-明量刑理由具有如下意義:一是保障法官自由裁量權的正當行使。正如法國法學家瑪-蒂所言:“不論法官確定刑罰的自由是歷來既有的還是新近取得的,這一自由總有導致判刑不對稱性的風險,解決此問題的一個可能的方法是設法監督刑罰的比例性(等價性),也就是說刑罰的平等性,途徑就是要特別重視判刑的理由。”二是有利于實現量刑公正和均衡。量刑理由的公開,可制約法官自由裁量的任性和武斷,促使法官在具體裁量刑罰的過程中保持審慎態度,注意量刑結果的公正和個案之間的平衡。三是有利于實現法官與當事人和社會之間理性溝通,從而能夠吸收當事人不滿,減少社會公眾誤解,樹立刑事司法權威。
鑒于我國判決書量刑說理較為散亂的現狀,一方面應在刑事訴訟法中明確規定法官負有闡-明判決理由的法定義務,另一方面需要對現行刑事裁判文書進行改革。改變當前高度程式化的判決書格式,盡量減少條條框框的限制,給法官說理留出自由發揮的空間。在裁判文書中可將量刑說理部分單列,即用獨立的文段專門展示量刑的證據、事實和理由。量刑理由大致包涵三項內容:一是根據基本犯罪事實和刑法分則的有關規定確定應當適用的法定刑幅度;二是根據基本的犯罪構成(既遂)在法定刑幅度內確定基準刑;三是對已經認定的各種情節作出量化評價,并以基準刑為參照,得出宣告刑結論。具體寫法可因案而異,但以上三項基本內容則不可或缺。在強化裁判文書纏綿量刑理由的基礎上,推行判決書的上網公開制度,接受社會公眾的監督和評判。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引起智力受損該怎么鑒定
2021-03-10房屋贈與合同用公證嗎
2021-03-24代位繼承人放棄繼承
2021-03-23贍養人負有哪些贍養義務
2021-01-03主合同和補充合同沖突怎么辦
2020-12-15快退休可不可以辭退
2021-01-23超市摔倒超市負什么責任
2021-02-24合同中知識產權免責怎么約定
2020-12-08延長醫療期后解除合同如何賠償
2021-03-01勞動合同和退休返聘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0-11-22公司裁員如何爭取賠償
2021-02-12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能否作為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1-03-12人身保險不是一買就保 一起保險理賠案的教訓
2021-01-01海上貨運保險承保范圍有哪些
2021-02-08保險經紀與保險代理區別是什么
2021-03-22委托訴訟代理權如何取得
2021-03-15公辦學校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0-11-15違建的房屋罰款之后就是合法的了嗎
2020-12-23拆遷安置房房產證怎么改名字
2021-03-01農村修公路宅基地拆遷怎么補償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