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分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團兩種。一般共犯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而三人以上為共同實施犯罪而組成的較為固定的犯罪組織,是犯罪集團。組織、領導犯罪集團進行犯罪活動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對組織、領導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團所犯的全部罪行處罰。在此之外的主犯,應當按照其所參加的或者組織、指揮的全部犯罪處罰。共同犯罪人除主犯、從犯、脅從犯之外,還有教唆他人犯罪的教唆犯。
法律咨詢:
一個15歲多小孩伙同4個孩子一起搶劫,這孩子是最小一個,他不是主謀,搶劫金額總共770元,但次數多沒傷過人.從那以后這孩子就沒在參與了.請問律師,象這種情況要判多少年?
律師解答:
你好!具體的量刑需根據犯罪情節、自首、立功等情況綜合判斷,根據你提供的信息可爭取緩刑。
相關法律知識:
共同犯罪人的分類標準
各國立法對共同犯罪人的分類可謂五花八門,但從采用的分類標準上看,卻不外乎兩種:
1.分工分類法:即按照共犯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分工或行為的形式進行分類。分為:(1)正犯(2)教唆犯(3)幫助犯(4)組織犯
2.作用分類法:即按照共犯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大小進行分類。分為:(1)主犯(2)從犯(3)脅從犯
這兩種分類方式應當說各有利弊。分工分類法能夠客觀地反映各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實際分工及其聯系形式,可以很好地解決對共同犯罪人的定性問題。但是對共同犯罪人予以分類的目的是為了正確確定各共同犯罪人刑事責任的大小,而刑事責任大小取決于各共同犯罪人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大小,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大小取決于其行為在侵害法益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大小,分工分類法不能充分的揭示各工作犯罪人在共同侵犯某種法益的活動中所其的作用,難以很好地解決對共同犯罪人的量刑問題。因此,從純粹采用分工分類法的國外立法例來看,對于“教唆犯”只能規定“依正犯處罰”,無法體現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實際作用大小,對刑罰輕重的影響。
作用分類法則正好相反,它雖然有助于解決各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責任問題,但在表明各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分工及彼此聯系上,卻顯示出一定的局限性,即不能準確地說明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行為的法律性質,從而對其準確定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質押期限屆滿后是否有效
2021-02-16土地征收補償原則
2020-12-29股權轉讓后還需要去稅務局辦理什么嗎
2021-01-26什么是商標變更
2021-02-09合伙人退出錢怎么算
2020-11-27先予執行的適用條件
2021-03-21夫妻一方把房屋贈給他人有效嗎
2021-03-07預約合同的基本規則是怎樣的
2021-02-23承包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0-12-14保險人的違約行為有哪些
2020-11-30意外險拒賠的幾種情況分別是什么
2021-01-26保險代理人對保險經紀人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06承包法對非法轉讓土地的規定的形式和處罰是什么
2021-01-01房屋拆遷起訴期限是多久
2020-12-07拆遷補償協議能提取公積金嗎
2021-01-31拆遷維權的最佳時機是什么時候
2021-03-18公房拆遷哪些人屬于安置對象
2020-12-22空掛戶口能夠取得多少拆遷(征收)補償款
2021-03-12征地拆遷,被拆遷人享有哪些權利
2020-12-20拆遷補償款如何分配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