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過失的幫助行為是否當罰存在不同認識,否定說主要從刑法謙抑性的角度來排除過失幫助行為的當罰性[7],肯定說則立足于罪刑均衡的角度對過失幫助行為的刑法當罰性進行分析[8]。筆者認為對共同過失犯罪中的幫助行為應當處罰,其依據主要在于:
第一,是否對過失幫助行為進行處罰,應從因果關系的角度進行考慮。如果行為人主觀上有過失,客觀上實施了包含有法律不允許的風險的行為,在該行為的作用上產生了危害結果,則行為人應對自己的過失行為負責.在上述的驅鬼致死案中,行為人D、E、F明知A、B系非醫護人員,應該能夠預測到連續掐脖子的行為有導致被害人死亡的風險,在這種情況下仍然實施了幫助行為,使得被害人在被A、B掐脖子的過程中無法掙扎反抗。根據客觀歸責的因果判斷標準,首先,如果沒有D、E、F的幫助行為C就能夠掙扎,就可能不會被掐死;其次,D、E、F在A、B掐C脖子時所實施的幫助行為是法律所不允許的風險,另外,在這種風險行為的作用下最終產生了危害結果。因此,D、E、F的幫助行為對C的死亡有因果關系,其應當承擔刑事責任。
第二,如果排除過失幫助行為的刑事責任則有可能造成刑罰不公。因為就原因力而言,幫助行為對結果產生的影響可能并不小于次要的實行行為,分工的不同不應成為判斷行為人對結果應負責任與否的依據,這也是我國刑法對共同故意犯罪人采用雙重分類標準的依據,不進行實質性的原因力判斷而僅僅依據行為形式進行規責的方式過于輕率。
第三,對過失幫助行為進行處罰并不違背罪刑法定原則與傳統共犯理論。雖然我國刑法當中明確指出“二人以上共同過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論處”,但同時又規定“應當負刑事責任的,按照他們所犯的罪分別處罰。”也就是說,一方面不承認過失共犯,對其不應按共同犯罪的原則懲處;但另一方面也不放縱過失幫助行為,對于危害嚴重的幫助行為可以進行刑事處罰,只是在定罪量刑時單獨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職后拖欠工資怎么算補償金
2021-02-01欠工資不給股東有什么責任
2020-12-27公司股份是否應當作為婚前財產進行分割?
2021-02-03個人貸款的年齡限制是多少
2020-11-13有規定孩子三周歲內離婚歸媽媽嗎
2021-01-29級別管轄可以提異議嗎
2021-03-20再婚婚前房產協議書格式是怎么樣的
2021-02-25房屋預售應有哪些步驟
2021-03-12批準入職要走什么流程
2020-12-30在醫療期辭退如何賠償
2020-11-13怎樣投保人壽險,要注意的事項又有哪些
2020-12-18<保險法>之財產保險部分學習摘要
2021-03-17保險代位權和保險合同格式條款
2020-12-26對被保險人是否履行如實告知義務存在爭議引發保險糾紛怎么辦
2021-01-18瑕疵保險憑證的效力如何
2021-02-08保險報案沒理賠算騙保嗎
2021-02-15出門旅游因為暴雨致人受傷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5萬能保險 UniversalLife
2021-03-01未征收的土地出讓如何處理
2020-11-18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土地出讓管理的規定的具體內容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