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在先商標權
《商標法》第二十八條規定,與在先注冊商標相沖突的申請注冊商標,應予以駁回。在特定情形下,即出現不同主體在相同類似商品上同日申請注冊相同近似商標的,應初步審定在先使用人之申請注冊商標。此特定情況下的使用在先原則是對申請在先原則的有效補充,為1982年以來的商標立法所一直堅持。
新《商標法》第十三、十四條關于保護馳名商標的規定則更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馳名商標是指在中國為相關公眾廣為知曉并享有較高聲譽的商標。這主要是從事實狀態的角度進行的描述。從法律制度的層次上講,馳名商標不是指任何特定的商標,而是滿足一定條件的商標均可能獲得的一種特別保護,是對一般商標保護制度的補充。
中國對馳名商標保護工作的實踐經歷了一個漸進的過程,其間出現了一些認識上的誤區。突出表現在一些企業將“馳名商標”混同于營銷意義上的“名優品牌”,將認定馳名商標作為提升企業知名度、商標知名度,從而促銷產品的手段來看待。這種錯誤認識并未因商標法的修訂而立即消失,在新《商標法》實施之后,依據馳名商標保護條款提出的商標異議中,相當部分就屬于“醉翁之意不在撤銷被異議商標,而在乎認定馳名商標”。其實,馳名商標一方面是一種事實狀態,另一方面,在傳統的商標保護手段無法對損害事實進行救濟時,通過認定馳名商標、給予擴大范圍的保護來提供救濟是馳名商標保護制度的核心。因此,出于追逐商業利潤的目的對認定馳名商標趨之若鶩是本末倒置的做法。為消除上述誤區,應當堅決貫徹兩個原則,即個案認定原則和被動保護原則。所謂個案認定原則,是指在具有適當訴求的案件中對馳名商標的認定結果只對本案有效,其認定結果不具有延續性。如果之后又發生相關訴求,前述認定結果也只具有參考價值。所謂被動保護原則,是指商標主管機關或人民法院只能應當事人的請求對相關商標是否馳名進行認定,并提供擴大保護,不主動進行認定工作。
對第三十一條的理解與適用
《商標法》第三十二條規定,申請商標注冊不得損害他人現有的在先權利,也不得以不正當手段搶先注冊他人已經使用并有一定影響的商標。前文已述,該條規定在內在邏輯、文字表達等方面尚有可商榷之處,但所謂瑕不掩瑜,這些缺憾并不能抹殺它在《商標法》保護在先權利體系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臨時股東大會通過的決議是否有效
2021-02-12分期付款如何行使不安抗辯
2021-02-09藥店高價銷售口罩的行為觸犯刑法嗎
2021-03-17非法集資公司高管會認定為犯罪嗎
2021-01-14先干活后簽合同違法嗎
2021-02-16冰毒販毒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10假離婚被真離婚怎么辦
2020-12-17故意傷害輕傷一級會判刑嗎,怎么判
2021-01-16雙方同意斷絕關系合法嗎
2021-03-04央行新規,發微信紅包須證明"你是你"
2020-11-18房地產開發企業的不正當經營行為有哪些
2020-12-31個人轉讓住房是否繳納土地增值稅
2021-02-08勞動補償金與賠償金分別是什么
2020-11-08簽保密協議有保密費嗎
2021-03-24競業禁止補償金標準是什么
2020-12-23員工不辭而別多久才可以解除勞動關系
2021-03-20實習期最長是多久
2021-01-06負債與勞動糾紛如何區分
2021-03-21保證保險合同與保證擔保合同有哪些區別
2021-01-01怎么計算長期人身保險業務的最低償付能力額度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