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違法所得的數額達到5萬元的時候,就需要承擔法律責任了,需要上交違法所得的收入,包括成本和利潤。
違法所得,是指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因實施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所得的贓款、贓物和非法利益。當非法所得表現為一定的物時,非法所得除包括一定的物外,還包括該物所可能發生的天然孳息,以及利用該物進行經營所獲得的物質利益。例如,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將盜竊的貨幣存入銀行,則該貨幣產生的利息屬于法定孳息,也應當一并追繳。“退還被侵害人”中的“被侵害人”應當作廣義的理解,既包括公民,也包括法人和其他組織。公安機關追繳的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因實施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所得的贓款、贓物和非法利益中,如果屬于被侵害人無合法根據而事實上擁有的財產,則應當退還給真正的合法權利享有者,亦即更深層意義上的“被侵害人”。
違法所得的概念
在《行政處罰法釋義》中對沒收違法所得有個解釋,指國家行政機關根據行政管理法規,將行為人的違法所獲得的財物強制無償收歸國有的一項行政處罰措施。沒收是一種較為嚴厲的財產罰,只有對那些為謀取非法收入而違反法律法規的公民、法人及組織才可以實行這種財產罰。
對違法所得的概念,我查閱了大量書籍和網絡文件,都沒能得到標準統一的答案。有的認為,違法所得是行政相對人因違法行為而獲得的利益;有人認為,違法所得是行為人違反法律的禁止性規定獲得的收入;有人認為,違法所得是行為人通過違法行為獲取的財產;有人認為,違法所得是行政管理相對人違反國家法律、法規禁止的行為或未履行法定義務所得到的獲利額。有人認為,違法所得是違法行為人通過非法手段獲取的財產;有人認為,當事人由于違法而取得的利益。
參考各種定義的合理成份,我認為行政法上的違法所得是指行政管理相對人違反行政法律規范的禁止性規定而獲得的財產性收入。構成違法所得有兩個要素,一是違法行為,二是因違法行為獲得的收入。
對違法所得還要明確以下幾點:
1、獲取違法所得的主體一般是行政管理相對人,但不一定是適格的處罰對象。比如一個12歲的孩子賣冰棍兒,收入了200元錢,按《行政處罰法》規定,孩子不夠行政責任年齡,不能給予行政處罰,但200元錢應該算違法所得。民事關系主體獲得的不合法收入一般稱為非法所得。
2、獲取違法所得的行為是違法行政法律規范的行為。這里的法律規范包括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國務院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還包括國務院的決定和命令,但不包括國家政策。
3、違法所得是指不遵守法律或法令禁止性規定獲得的收入,“禁止”是指在“法律”中明令不允許的。法無禁止皆自由,不道德行為所得和規避法律所得不能叫違法所得。
4、違法所得是違法行為獲得的收入,有違法行為,但沒有收入或利潤,不能叫違法所得。這種違法無所得的情況是存在的,如損害競爭對手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的行為雖然有禁止性規定條款,但當事人未必有違法收入。
5、違法所得是財產性收入或收益,表現形式可能是金錢、物品、物品的使用權,不包含無法以金錢表示的非物質性利益,不包含違禁物品。無法以金錢表示的非物質性利益如幫助子女升學、得到提拔、找到工作、娛樂消費、性賄賂等。違禁物品歸類為非法財物
我們在平時做事情的時候就要注意,一定要具有合法的手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新民事訴訟時效一覽表
2021-01-12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
2020-11-252020最新一般侵權行為構成要件
2020-12-16疫情期間開店需要準備什么
2020-11-15專利法對專利權人做了哪些限制
2020-12-11襲警罪與妨害公務罪的區別
2021-02-13企業破產受理后能解除失信嗎
2021-02-22有效的借條怎么寫
2021-03-07自己租房合同掉了怎么辦
2020-12-23語言誘導自殺算犯罪嗎
2021-03-14委托代理合同是否要計征印花稅
2020-11-08夫妻共同財產分割中的股權處置方式
2021-03-19集資房和自建房有什么區別
2020-12-27勞務合同書和入職協議有什么區別
2021-01-08離職經濟補償金交稅嗎
2021-01-05員工不勝任現有工作崗位能不能隨意調崗
2021-03-07人事外包與勞務派遣有什么區別
2020-12-13《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實施后人民法院受理 審理勞動爭議案件新
2020-11-19購買人壽保險的原因
2021-01-06保險公司敗訴承擔訴訟費是否合法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