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序良俗是什么意思,違背公序良俗怎么辦
公序,指公共秩序,是指國家社會的存在及其發(fā)展所必需的一般秩序;良俗,指善良風俗,是指國家社會的存在及其發(fā)展所必需的一般道德。中國現(xiàn)行法因受前蘇聯(lián)的影響,未使用公序良俗等字樣,而以“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來表達出同樣的精神。
民法之所以需要規(guī)定公序良俗原則,是因為立法當時不可能預見一切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益和道德秩序的行為而做出詳盡的禁止性規(guī)定,故設立公序良俗原則,以彌補禁止性規(guī)定之不足。一方面,限制私權,實現(xiàn)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的平衡。另一方面,授予法官自由裁量權,法官可直接適用公序良俗原則進行裁決。因此,各國都將公序良俗等道德引入民法中,成為近現(xiàn)代民法的重要原則。
違背公序良俗怎么辦
違背公序良俗法律并未出臺明確的處罰標準、
理論依據(jù)
公序良俗原則基本理論依據(jù)是:“法無明文禁止即可為”和“權利不可濫用”的辨證統(tǒng)一性。“法無明文禁止即可為”意味著民事主體在不違背強制性法律規(guī)則和法律不禁止的條件下,可自愿選擇滿足或有利于自身利益的行為。“權利不可濫用”意味著對民事主體權利行使時,其行為應符合善良風俗習慣,并不損害政治國家和市民社會一般的公共秩序要求。尤其是在法律不足以評價主體行為時,公序良俗原則可以限制民事主體的意思自治及權利濫用。我國傳統(tǒng)法律文化中,一貫注重“德行教化”的作用,并以此造就了中華法系偏重倫理性的法律精神,這為公序良俗原則在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的運用,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基礎。同時,由于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的確立與發(fā)展,市民社會生活與交往日趨繁榮與復雜,這又為公序良俗原則的運用提供了廣闊的社會基礎。公序良俗來源于民事法律調(diào)整的固有缺陷,即市民社會生活交往的廣泛性、復雜性、不穩(wěn)定性與法律的不可窮盡性之間的矛盾。公序良俗原則的任務則是解決這一矛盾,以彌補法律的不足,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實現(xiàn)社會正義。
我國現(xiàn)在已是法制社會,而且法律法規(guī)越來越完善。對公權來說,法無規(guī)定即禁止。不論目的再正當,都不能以違法的手段和違背公序良俗的方式治理社會。否則,就是公權部門堂而皇之地縱容和鼓勵公眾違法,帶來的后果可想而知。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wǎng)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抗辯權和抵消權是什么意思
2021-01-29如何分辨交通違法短信的真假
2021-02-21最新的申請土地確權的步驟是什么
2021-01-20律師會見時能提供哪些幫助
2020-12-01哪些原因導致公司并購
2021-01-19制作并銷售盜版光碟侵犯的著作權嗎
2021-01-10物權期待權的保護條件
2020-12-31有交通事故逃逸未遂嗎
2020-12-27非法校園貸報警能追回嗎
2020-11-14農(nóng)民工討薪有哪些途徑
2021-01-02同居期間 共有房產(chǎn)如何分割
2020-12-29冷暴力婚姻要不要結束
2020-11-16勞務承包合同適用什么法
2020-12-05年假是按工齡算還是按入職日算
2021-03-06公司是否可以單方面給員工降薪
2020-11-12航班延誤險延誤時間如何計算
2020-11-23不經(jīng)被保險人同意能解除保險合同嗎
2020-11-29簽訂房屋保險合同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0-11-23自殺保險公司理賠多少
2021-02-12無償使用土地承包合同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