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暴力被判刑11年是否符合法律的相關規定?看案件違法行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有關規定當九種人格權力遭受不法侵害時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這九種人格權是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人格尊嚴權、人身自由權。被害人因侵權行為致死,其家屬因此在精神上受到極大的打擊,可以依法提起精神損害賠償,要求支付撫慰金。精神損害撫慰金包括:致人死亡的,為死亡賠償金;致人殘疾的,為殘疾賠償金;行為人因過失或故意不法侵害他人身體,致使被害人殘疾或死亡,根據我國《民法通則》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中的相關規定,至被害人殘疾的應當賠償被害人醫療費、傷殘生活補助費至被害人死亡的應當支付喪葬費。
校園暴力的被害人如若死亡,就死亡本身來說并無損害賠償請求權,因為被害人已經死亡,權利能力因而隨之消滅,因此被害人的監護人或近親屬不能以被害人如果尚在人世時可以得到的利益為借口,請求施害人賠償。
校園暴力主要有哪些情況
近年來,勒索錢物、恃強凌弱、打架斗毆等校園“暴力”現象時有發生,這已不是個別學校的個別現象,較突出的校園暴力有如下幾種:
1、勒索錢物;
勒索錢物的現象近年來較為常見。這類暴力活動常常是以團伙形式出現,有組織有計劃地針對他們早已了解好的目標。
2、聚眾斗毆;
一些學生由于受社會的不良現象和一些粗俗港臺影視片影響,崇拜那些“草莽英雄”、“黑社會老大”,還有一些同學大講“哥們義氣”,因此在學校拉幫結派,常因一些小事聚眾斗毆,這類暴力事件涉及人較多,造成的危害也較大。
3、隨意傷人;
部分中學生唯我獨尊,缺乏起碼的法律意識,在個人利益得不到滿足或個人的利益受到損傷時,甚至采取了惡性的手段,校園“暴力”事件雖然為數并不很多,并且大都發生得較隱蔽,但其反面影響是極大的。
對校園暴力被判刑11年之后上訴不太清楚,想要爭取權益的人可以找律霸網律師進行詢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些情形屬于因工死亡,工傷死亡賠償金如何計算
2021-03-21在拆遷紅線范圍內的房屋能否加蓋加建
2021-03-20解約定金的約定方式
2020-12-04犯人羈押期間家屬可以進行探視嗎
2020-12-21當庭提出管轄異議有效嗎
2020-11-11危房改造不批如何投訴
2021-01-28農村集體土地房屋可以遺贈嗎
2021-01-18不動產登記公告的主要內容包括什么
2021-03-05夫妻唯一住房可否拍賣
2021-01-18一個員工是否可以跟兩個公司簽勞動合同
2021-01-05解除勞動合同工傷保險有效嗎
2021-02-23勞動關系解除后用人單位須在15日內辦理檔案轉移手續
2021-02-28辦理人壽保險有哪些
2020-11-12旅行者登車前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1-03-14開車撞了人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1-02-03保險受益人是如何確定的
2021-01-18林地承包合同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3個人土地承包合同書
2021-01-10國家對拆遷安置有沒有統一政策
2020-12-25非居住房主拆遷補償標準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