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少年殺人怎么判刑
根據《刑法》第232條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十七條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刑法規定14周歲以下的為無刑事行為能力人,不負任何刑事責任。14-16周歲的為限制刑事行為能力人,只對法律規定的8類犯罪負刑事責任,即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16周歲以上為完全刑事行為能力人,需對一切犯罪行為負刑事責任。
案例中的少年犯罪是肯定的,需負刑事責任也是確定的。
量刑方面:
故意殺人的法定最高刑為死刑,刑法規定對未成年人不適用死刑,所以案例中的行為人肯定不會是判死刑,具體徒刑的刑期需參考很多具體情節才可確定。
二、未成年人故意殺人罪如何判刑
未成年人犯罪,同成年人犯罪一樣,刑罰仍然是對其最嚴厲的懲罰措施。但由于未成年犯罪主體的特殊性,在對其刑罰的適用上同成年人有著很大差異。《刑法》第十七條第三款規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三十八條規定: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懲罰為輔、教育為主的原則。這兩條明確規定了對少年犯量刑的方向。這是基本于未成年人責任能力不完備及其容易接受改造、可塑性強的特點而確立的,它反映了刑罰與罪責相適應的原則及刑罰目的的要求。以上是對未成年被告人適用刑罰的最基本原則之一。
少年犯罪殺人的主要判定依據是依靠未成年人保護法和相關的殺人犯罪法律進行判刑,如果是情節嚴重的其處罰是十分的嚴格,少年殺人是要自己來承擔法律責任的。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識請上律霸網進行專業的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小區停車位應首先滿足業主需求嗎
2021-01-28行政處罰一般程序多長時間辦結
2021-01-15哪些交通損失可以賠償
2021-03-10合同中的哪些免責條款屬于無效條款
2020-12-26什么情形下訂立的合同屬于效力待定合同
2021-03-08未裁決的違章處理辦法是什么
2020-11-15哪些交通事故將不予理賠
2020-12-23置業顧問收客戶錢違法嗎
2020-11-24空難死亡賠償金是否屬于遺產
2020-11-18非直系親屬可以做投保人嗎
2021-02-12保險合同的效力會出現哪些情形
2021-03-13保險評估人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01保險條款是如何分類的
2021-03-04保險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0-12-08撞死人保險公司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24保險公司車險理賠程序
2021-03-03發生大地震造成人員死亡保險能賠償嗎
2020-12-26事故第三者可否起訴保險公司要求賠償
2021-03-06短期團體健康保險產品可以調整產品參數嗎
2020-11-22冰雹砸車保險賠嗎,如何理賠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