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所得金額和量刑是怎樣的
1、沒收違法所得,是指行政機關或司法機關依法將違法行為人取得的違法所得財物,運用國家法律法規賦予的強制措施,對其違法所得財物的所有權予以強制性剝奪的處罰方式。
2、違法所得的追繳和處理應當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辦理。違法所得產生的途徑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行政處罰,行政處罰法規定“沒收違法所得”是行政處罰的法定種類之一,是對行政違法行為人的法定制裁;一種是刑事途徑,指的是刑事訴訟過程中由司法機關認定和處理的違法所得。當然,在執法活動中這兩者并不是絕然獨立的,而是可以相互轉化的。《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二條規定:違法行為構成犯罪的,行政機關必須將案件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七條規定:對被不起訴人需要給予行政處罰、行政處分或者需要沒收違法所得的,人民檢察院應當提出檢察意見,移送有關主管機關處理,有關主管機關應當將處理結果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
3、有關沒收違法所得金額的計算規定。要準確計算違法所得數額,首先必須弄清違法所得與相關概念的區別,以免計算錯誤;其次,應該是查證屬實的違法財物,故調查取證應該全面準確。計算違法所得時,不能憑主觀印象,必須查證屬實。違法所得的調查取證應當堅持“全面調查、客觀公正”的原則。要全面收集與違法所得相關的一切證據,認真聽取當事人的意見和陳述,忠于事實真相,排除個人情感和外界因素的干擾。對于收集到的各類證據,包括書證、物證、證人證言、視聽資料、當事人陳述、鑒定結論、勘測記錄和現場記錄都必須經過查證核實。在實際工作中特別要注意現場檢查筆錄、詢問筆錄的制作和原始材料收集保存。
沒收違法所得的情形與標準
沒收違法所得是行政處罰的種類之一,是行政機關或司法機關依法將違法行為人取得的違法所得財物,運用國家法律法規賦予的強制措施,對其違法所得財物的所有權予以強制性剝奪的處罰方式。
《食品安全法》中規定的沒收違法所得的情形主要有兩類:
一類是生產經營者的主體資格不合法;
一類是生產經營了不符合衛生標準或是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
違法所得的認定
1、違法所得的獲取手段具有違法性。違法所得是行為人通過法律禁止的手段獲取的,正是這個根本特征將違法所得與行為人的個人合法財產區別開來。由于違法所得的獲取渠道是非法的,因此即使行為人事實上占有了金錢或財物,也不能獲得法律承認的所有權,這也是對違法所得進行追繳或退賠處理的法律基礎。
2.違法所得具有經濟價值。行為人通過各種違法手段獲取違法所得的根本目的在于追求這些財物的經濟價值,如金錢、有價證券、文物、房屋等等。正因其具有經濟價值才為執法部門的認定提供了衡量標準。
3.?違法所得具有多重性和復雜性。違法所得既包括行為人通過犯罪手段獲取的財物,也包括司法機關認定犯罪嫌疑人無罪后,由特定機關處理的行?為人非法所得的財物。另外,司法實踐中違法所得并不總是單獨存在,它常常與贓款贓物、供犯罪使用的本人財物以及違禁品等各種不同性質的財物混雜在一起,只?有準確區分它們之間的關系,才能把握違法所得的范圍。
4.違法所得只能由國家授權的特定機關通過一定程序才能認定。違?法所得的認定直接關系到被害人財產權益的維護,涉及對違法行為人合法財產與非法財產的準確界定,關系到國家機關之間的分工與執法公正,因此,違法所得必須?由特定機關通過一定的程序加以認定。這里的特定機關包括兩類,一是行政執法機關依照有關行政法規,對行政相對人作出沒收違法所得的行政處罰;二是司法機關?對刑事案件中的違法所得依法作出的追繳或退賠的決定。
行政處罰實施的主體有哪些
《行政處罰法》規定,實施行政處罰的主體有以下三類:
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行政機關具有行政處罰權必須由法律、法規、規章明確規定,必須在法定職權范圍內實施;
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有權按授權的范圍實施行政行為并成為適格被告。但被授權的組織必須具有管理公共事務的職能;
行政機關委托的組織受委托的組織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一)?是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務的事業組織;
(二)?具有熟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和業務的正式工作人員;
(三)具備必要的技術檢查或技術鑒定的條件。
非法所得
或稱不法利益或不義之財,通常指: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受他人的犯罪所得之贈與。黑吃黑,掠奪他人的犯罪所得。在司法上,對于判刑確定的不法所得,大多會沒收,或加征罰鍰。而收受他人之不法所得,可能會被視為受益人,而視同共犯。
面對違法所得的金額執法人員會根據案件的性質采取不同的手段進行處罰,如果是公職人員還會進行職位的革職以及相關的罪責的處罰。所以律霸網小編希望大家特別是公職人員可以依法辦事,不要知法犯法,要以身作責。如果還有其他知識的補充,就來咨詢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法行醫致人死亡需要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2020-11-13合同的履行不能怎么認定
2021-02-07政府可以實施強制拆遷嗎
2021-02-05域名糾紛需要如何處理
2020-12-04喪葬費、死亡撫恤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
2021-02-14訴前調解的效力怎么樣
2020-12-16成年子女對父母行使探望權的限制
2021-01-10贍養父母是責任還是義務
2020-12-18請假時間累計多久解除勞動關系
2020-11-21房產贈與過戶程序是什么
2020-11-11提前離職扣工資嗎
2021-02-25【詢問解答】離職時被老板惡意扣工資怎么辦
2020-11-10建筑勞務是否可以分包給個人
2021-01-16哪些屬于終身人壽險
2020-12-01人壽保險受益人怎樣指定
2020-11-24免除車上人員責任險的事項
2020-11-21男子墜亡保險公司可以拒賠嗎
2021-03-24妻子代簽的人身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1-02-12原告張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一案
2021-01-17交通肇事后逃逸惹糾紛保險公司是否可因逃逸拒賠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