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罪的追訴期限,挪用公款罪的量刑依據是什么
一、挪用公款罪的追訴期限
關于挪用公款罪追訴期限問題,一種意見認為,本罪實施的行為是“挪”和“用”的結合,在公款失去合法控制期間,挪用行為實際上也處于繼續的狀態,因而挪用公款罪屬于繼續犯(或稱持續犯),故挪用公款罪的追訴期限,應當從挪用案件被提起訴訟或行為人自動歸還了公款之日起計算;另一種意見認為,公款被挪之后,犯罪行為已構成既遂,公款失去控制的狀態,不是犯罪行為的繼續,而是不法狀態的繼續,因此挪用公款罪屬于行為犯,其追訴期限應從移挪之日起計算。實際上這兩種觀點的分歧之處在于挪用公款罪是繼續犯還是行為犯。
挪用公款罪的既遂,應根據其犯罪構成的不同情況來理解:
(一)在行為人將挪用的公款用于營利活動或用于非法活動的情形下,只要行為人完成了?“挪”和“用”的行為,則行為人的挪用犯罪就達既遂,即已構成挪用公款罪,處于繼續狀態的是挪用的公款使用權被侵犯的狀態,而不是犯罪行為的繼續。
(二)在行為人將挪出的公款用于營利活動和非法活動以外的其它個人用途時,僅有“挪”和“用”的行為尚不能認為犯罪已達既遂,必須達到超過三個月才構成挪用公款罪既遂。三個月之后的繼續狀態同(一)一樣,也是公款使用權被侵犯的持續狀態,并非犯罪行為的繼續,因為此時犯罪行為已經完成。依據上述分析,挪用公款罪為行為犯是顯而易見的,在犯罪形態上也并非持續犯。
根據刑法第89條的規定“追訴期限從犯罪之日起計算;犯罪處于連續或繼續狀態的從犯罪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
此處的“犯罪之日”,應為犯罪成立之日:“犯罪處于連續或繼續狀態”的“犯罪”,應指犯罪行為本身,而非犯罪行為造成的不法狀態。挪用公款用于非法活動或營利活動情況下,一旦“挪”和?“用”的行為都已完成,就認為犯罪已構成既遂,所以,此時挪用公款罪的追訴期限應從“用”之時開始計算。行為人將挪出的公款用于非法活動和營利活動以外的其它用途時,一旦超過三個月,就構成犯罪既遂,此時犯罪行為才完成,因此追訴期限應自挪用公款滿三個月之日起開始計算。根據刑法第89條的規定“追訴期限從犯罪之日起計算;犯罪處于連續或繼續狀態的從犯罪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此處的“犯罪之日”,應為犯罪成立之日:“犯罪處于連續或繼續狀態”的“犯罪”,應指犯罪行為本身,而非犯罪行為造成的不法狀態。挪用公款用于非法活動或營利活動情況下,一旦“挪”和?“用”的行為都已完成,就認為犯罪已構成既遂,所以,此時挪用公款罪的追訴期限應從“用”之時開始計算。行為人將挪出的公款用于非法活動和營利活動以外的其它用途時,一旦超過三個月,就構成犯罪既遂,此時犯罪行為才完成,因此追訴期限應自挪用公款滿三個月之日起開始計算。
二、挪用公款罪的量刑依據是什么
首先,從多次挪用公款與多次連續挪用公款并用后一次挪用公款歸還前一次挪用公款的量刑應有所區別。行為人多次挪用公款都未還,應按多次挪用公款數額累計確定量刑,對此認識較一致。但行為人在一定時間內多次挪用公款,并以后次挪用的公款歸還前次挪用的公款這種情形,根據1998年4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挪用公款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條規定:多次挪用公款,并以后次挪用的公款歸還前次挪用的公款,挪用公款數額以案發時未還實際數額認定。但多次挪用公款與多次連續挪用公款并用后一次挪用公款歸還前一次挪用公款之間在量刑上同等對待并不合理。筆者認為,應對多次挪用公款行為如何量刑作出明確的規定。例如,可以用挪用公款的數量和挪用公款的時間之間的函數關系來確定被告人的刑期,用函數Y=f(nm)Y代表刑期,n代表挪用公款的時間,m代表挪用公款數量來計算。因為挪用公款罪中挪用公款的時間和挪用公款的數量都是反映行為人危害性的兩個重要因素,挪用公款的時間越長(實際使用公款時間)和數量越大都表明危害性越大。
其次,應對挪用公款的時間長短如何影響量刑作出具體規定。在挪用公款定罪量刑中挪用時間要求上,挪用公款罪在目前的法律和司法解釋中只規定了一種情形,即對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的挪用公款時間要三個月以上才構成犯罪,對挪用公款進行非法活動和進行營利活動的并沒有時間要求,只要發生挪用公款行為,挪用公款數額達到法定要求,即使挪用公款時間為一天或幾個小時也構成挪用公款犯罪。但是,在構成挪用公款犯罪的前提下,法律或司法解釋卻沒有根據挪用公款時間長短規定相應的刑種和量刑幅度。
最后,應拉大挪用公款后歸還與不歸還之間的量刑幅度(差距)。挪用公款罪的危害性,除了體現在單位的公款使用權被侵犯外,還有一個潛在的危害就是公款被挪用后很容易誘發或產生公款所有權的完全喪失。從司法實踐情況看,有相當一部分挪用公款案件是由于挪用人將公款使用或進行營利活動或挪用給他人使用后,無法歸還而導致案發的。挪用公款不能歸還,實質上的危害性與貪污公款危害性無異。盡管修訂后的刑法加大對不歸還的打擊力度,但僅對挪用數額巨大不歸還行為作了明確規定,對挪用數額未達巨大不歸還的情形未作明確規定,在司法實踐中就容易造成量刑的隨意性,造成許多案件被告人采用其他規避法律手段拒不歸還挪用的公款,給發案單位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對挪用公款客觀上不能歸還的,無論數額是否巨大都要加大處罰力度。另外,對案發前后積極退出挪用公款的也應視情況從輕或有條件地從輕處罰。
通過律霸網小編回答了挪用公款罪的相關問題,相信你對這方面內容有了新的認識。關于刑事犯罪的追訴期,我國《刑法》中作出的是統一的規定,因為此時需要結合犯罪的量刑幅度來確定追訴期。如果你還有相關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在線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教授猥褻學生,學生是否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2021-02-28網絡隱私侵權怎么判
2020-12-23丈夫因無性婚姻鬧離婚 起訴能否判離
2021-01-05建設工程合同中要怎么約定仲裁條款
2021-02-09合同無效錢要退還嗎
2021-03-17加工承攬合同糾紛的管轄地怎么規定
2021-03-15雇傭關系傷者主動放棄治療還要賠償嗎
2021-01-15在兒童樂園玩耍腳骨頭摔斷了,兒童樂園要負責任嗎
2021-02-01公司勞務合同應該注意什么
2020-11-28生產線外包
2020-11-11法院可以強制執行人壽保險保費嗎
2021-01-02購買年金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3-26意外傷害保險的免責范圍有哪些
2021-03-19保險法律法規有哪些,如何實施
2021-02-16正確理解保險經紀、保險代理
2020-12-22集體所有土地的經營和管理
2021-02-08安置房上市交易要補土地出讓金嗎
2020-11-19國有出讓土地的使用權轉讓條件
2021-01-08拆遷補償款可以強制執行嗎
2021-03-13公租房拆遷中,被拆遷人如何安置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