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遂犯的量刑原則是什么
即對構成犯罪而應處罰的未遂犯進行量刑時,應當或者可以比照既遂予以從輕或減輕。各國立法例有必減主義與得減主義之別。量刑原則所要解決的問題是,對那些構成犯罪而應負刑事責任的未遂犯應怎樣科以刑罰。對于未遂犯的量刑原則,除少數采不減主義的國家外,各國刑事立法大多予以確認,但對于定罪原則,各國立法例卻不盡相同,以其持有肯定還是否定立場,大致可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一是肯定式立法例,即在刑法典中明文規定處罰未遂必須以法律有特別規定者為限。然后在分則中對要處罰的輕罪未遂犯一一加以明文規定。即只有當刑法分則條文或其他規定罪名與法定刑的法律條文(本條)有處罰未遂犯的明文規定時,才能處罰未遂。
二是否定式立法例。即刑法典中沒有明文規定處罰未遂犯必須以法律有特別規定者為限。可見所有犯罪的未遂行為都構成犯罪并應負債刑事責任,而不以法律有明文規定者為限,即對未遂的可罰性范圍界定在所有犯罪的未遂。
我國《刑法》亦采否定式立法例,新《刑法》第23條規定了未遂犯的量刑原則,對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減輕處罰,但卻未規定未遂犯的定罪原則,即哪些未遂犯構成犯罪應負刑事責任。依條文理解,立法上采必罰主義,所有犯罪的未遂行為都構成了犯罪并應負刑事責任。但理論根據不同,我國刑法理論主張主客觀相統一的以犯罪構成是否具備為標準的刑事責任理論,認為行為人負刑事責任的根據是行為符合犯罪概念統帥下的犯罪構成,而犯罪未遂等故意犯罪未完成形態之所以負刑事責任也在于其符合修正的犯罪構成。
未遂犯的定罪原則有哪些
對未遂犯以不處罰為原則,以處罰為例外,即處罰未遂犯必須以法律明文規定者為限,法律未規定要處罰犯罪的未遂行為的,該行為根本不構成犯罪,行為人也不負刑事責任。正如臺灣學者翁*梁先生所指出的,刑法關于未遂犯之處罰采取列舉主義,其應予處罰者,皆于分則中以明文規定之,倘無處罰未遂犯之明文,雖有犯罪之未遂行為,亦不得論罪科刑。定罪原則所要解決的問題是,哪些犯罪的未遂行為構成犯罪而應負刑事責任。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未遂犯的量刑原則是什么”問題進行的解答,對構成犯罪而應處罰的未遂犯進行量刑時,應當或者可以比照既遂予以從輕或減輕。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賠償訴訟的管轄是如何確定的
2021-02-08交通事故新規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2-20道路交通事故協議書格式
2021-03-20電子商務過程中爭議如何解決
2021-02-13人民法院確定財產處置參考價若干問題的規定!
2021-01-20侵權糾紛能否在被告住所地管轄
2021-02-22離婚精神損失賠償是怎樣的
2021-01-31公房使用權有哪些形式
2021-01-22同業拆借,拆入資金可以用于投資嗎
2021-01-19勞動關系轉移協議
2021-01-09消費者自愿購買過期食品造成損害可以索賠嗎
2020-12-02雇主責任險保險合同
2020-12-15保險人應對保險合同盡說明義務
2020-12-16發生車禍后保險都賠哪些費用
2020-12-05交通肇事后逃逸惹糾紛保險公司是否可因逃逸拒賠
2020-11-16保險欺詐的表現形式有哪些
2021-03-05土地承包經營權什么情況下變動
2021-01-05荒山承包變工業用地可以嗎
2021-03-09新農村建設搬遷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212020年最新重慶市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