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濫用公司人格的表現形式
本文所討論的“公司”是指依據《公司法》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本質含義有二:一是團體;二是人格獨立。所謂人格獨立,是指公司作為一個法律主體,具有獨立的民事權利能力和獨立的民事行為能力,具備財產獨立性、責任獨立及有限性和經營管理的獨立性。公司的這種獨立人格的特征,使得投資者的風險得以控制在一定范圍,因此起到了資本集中,鼓勵投資的作用。可以說,公司形式是目前最適應社會化大生產需要的經濟主體形式。公司制度已經成為現代企業制度的主要形式,其重要程度已達到“一旦對公司的范性和性質作出激烈的改變,就意味著整個社會結構的改變”(引自美國學者里爾《公司權力與社會責任》)。然而也正是公司的人格獨立性,往往被濫用為規避法律或逃避契約義務的工具,這種濫用表現為:公司的利用者為或不為民事法律行為,需要承擔相應法律責任時,利用者以公司為法人,具有獨立人格,應由公司獨立承擔責任,股東責任有限、不應承擔公司責任為抗辯理由,拒絕承擔責任,企圖規避法律或逃避義務。
我國從計劃經濟模式向市場經濟過渡中產生的制度混亂,特別是幾度“公司熱”所產生的嚴重后遺癥,加上我國立法上的空白,使執法者難以對濫用公司行為予以制止和懲罰,無形中助長了各種利用公司形式規避法律逃廢債務的行為,使我國濫用公司人格的情況已經達到相當嚴重的程度,極大地影響了交易安全和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濫用公司人格規避法律的形式是多樣的,本文擬重點討論濫用公司人格逃避執行,逃廢債務的情況。我國現實經濟生活中,濫用公司人格的表現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公司人格先天不足。主要表現為:開辦者虛假出資,騙取登記機關登記,取得法人資格,實際上并無法人財產;或借劃資金用以驗資,領取法人資格后即抽逃資金。這些所謂公司自設立時起就沒有嚴格按《公司法》規定的條件設立,其公司人格是虛假的。
(二)掛靠企業及承包企業。由于我國曾以所有制形式劃分企業類型,集體、國有企業在稅收、貸款、業務經營范圍等方式都有較多的優惠,且被掛靠被承包者以為可以不勞而獲,所以近年來出現了大量的掛靠企業行為和承包企業行為。在掛靠和承包行為中,被掛靠、被承包企業一般都具有企業法人資格,掛靠者、承包者以被掛靠被承包公司的名義進行經濟活動,被掛靠被承包公司由所控制,一旦需要承擔責任,掛靠者、承包者即以公司人格獨立為由拒絕承擔責任,在這種特定的法律關系中,被掛靠、承包時公司實質上已經喪失了其獨立人格,已沒有獨立的財產,也無法意思自治,完全成為了掛靠者、承包者的工具。
(三)黨政機關開辦的公司。即使我國已明文規定黨政機關不得開辦公司、企業,但我國至今仍有許多企業沒有與黨政機關脫鉤,即使表面上脫了鉤,這些企業在人員、資金等方面與黨政機關仍保持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有的甚至就是黨政機關從事經濟活動的化身,例如隨處可見的某某市(縣、鎮、村)經濟發展公司。這些公司沒有獨立的公司財產,也無法做到意思自治,根本不具備公司人格獨立的特征。在需要承擔
責任時卻要求以公司財產獨立承擔責任,作出幕后“老板”的黨政機關卻是袖手旁觀,嚴重地損害債權人的合法權益。
(四)虛設股東開辦一人公司。一人公司是指僅由一名股東組成,該股東以出資額為限對公司債務負責的公司。一個股東能否成立公司并合法地取得公司獨立法人資格,在理論界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世界各國的作法也有差異。在傳統的公司法理論中,公司必然是團體法人,必須由多個以上股東共同經營,我國《公司法》也明文確立公司必須由多個以上股東設立的制度。這主要是基于一人公司容易受操縱,以及公司人格與股東人格容易混同的考慮。我國目前的公司中,或為了得到政策的優惠(如與外商假合資),或為了得到公司法人資格等原因,也出現了許多虛設股東而開辦的公司。這些公司由于實質上只有一個股東,其公司人格極易與股東人格混同,一但兩者混同,公司的人格即喪失了獨立性。股東的民事行為通過被利用的公司來承擔,實際上損害了債權人的利益。
(五)公司人格混同。這種情況指的是,有操縱權的股東成立多個公司,公司之間的人格實際上處于混同狀態,例如俗稱“一套人馬,數塊牌子”的公司。這種公司慣常的逃債方法是,其中一個公司欠債,即將欠債公司的財產轉移于另一公司,以一個空殼公司對外承擔有限責任。
(六)個人以企業法人名義從事不法活動。公司股東、董事、企業法定代表人、企業的承包者以企業名義對外簽訂合同,騙取大量預付貨款,向金融機構大量舉債,供個人消費揮霍。從表面上看,這些行為是企業的行為而不是個人行為,應由企業法人負責而不應由個人負責,實際上法人人格已被濫用,成為個人從事非法行為的工具。
以上情況,是我國現實生活中大量出現的,尤其在法院執行中經常遇到,由于濫用公司人格行為表面合法性,往往使受害人無可奈何,使法院的執行法官恨之痛之又不能為之。如何采取應對措施,成為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以下筆者試圖探討以公司人格否認原則解決這個問題。
二、公司人格否認原則在執行中的適用
從以上濫用公司的情況來看,如果拘泥于公司人格的獨立性,承認公司形式被利用的表面現象,必然會損害權利人或社會公共利害,違反社會的公平正義和民法的誠實信用原則。為求實質上的公平正義,美國法院以判例形式首創公司人格否認原則,使公司制度得以完善。所謂公司人格否認原則,英美法系中又稱為“揭開公司面紗”,是指當公司形式因被他人操控而實際上喪失人格的獨立性,并且被利用來規避法律或逃避義務,法律將否認該公司法律形式上的獨立人格,而要求其操控者對公司應承擔的責任負責。
公司人格否認原則的理論基礎是公司人格獨立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公司人格否認原則并不是對公司的獨立人格的特性進行否定,而恰恰相反是對公司獨立人格內涵的嚴格遵守,因為被否認的公司實際上已是一種被操控、被利用的公司,其獨立人格實際上已經喪失。正如事物的兩面性,對其反面的否定,即是對其正面的肯定。公司人格獨立應理解為對獨立人格的肯定和對獨立人格的否定兩方面。公司人格的濫用以合法的形式掩蓋非法的目的,帶有明顯的欺詐性,使真正應當承擔責任的人逃避責任,勢必造成公共利害和他人利害的損害,造成事實上的不公平,法律出于公平正義、誠實信用的考慮必須采取救濟措施,公司人格否認原則正是出于這種誠實信用原則而設置。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違約工商部門怎么處理
2021-02-23商帳追收委托流程是什么
2020-11-24質押物是否可以自行變賣
2021-03-03監護人有權處置被監護人的財產嗎
2021-03-23協議離婚需要什么手續
2021-02-17兒子死后賠償款能當贍養費嗎
2021-01-12未還清貸款的房子,離婚時如何分割
2020-11-26全國性商業銀行的注冊資本最低是多少
2021-03-02怎么擬定合同有免責條款
2020-12-02保姆虐待被看護人涉嫌犯罪嗎
2021-01-17開發房地產合同范本
2021-01-29村集資房可以過戶嗎
2020-12-07集資房交易受法律的保護嗎
2021-02-03聘用合同續簽日期可以提前簽嗎
2021-02-04何時能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04勞動者如何單方請求解除競業限制
2021-03-15試用期結束被辭退會支付補償金嗎
2021-02-06勞務派遣與勞務外包有什么聯系
2021-01-23用人單位不依法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和經濟補償的,應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2021-03-01怎樣解決保險公司實際償付能力低于規定標準的問題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