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債務糾紛需注意些什么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
根據現行法律規定和我國司法實踐,避免個人債務糾紛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個人借款可以約定無息借貸,但如果出借人要求借款人償付逾期利息,經催告不還后出借人要求償付催告后的利息的,可參照銀行同類貸款的利率計息。
2、出借人明知是為了進行非法活動而借款的,法律不予保護。對雙方的違法借貸行為,可按照有關法律予以制裁。
3、在借貸關系中,僅起聯系、介紹作用的人,不承擔保證責任。對債務的履行確有保證意思的,應認定為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
4、出現糾紛后雙方要注意提供書面借據,無書面借據或無法提供的,應提供必要的事實根據或與自己無利害關系的兩人以上的證人證言,來支持自己的主張。
個人債務糾紛怎么處理
1、公民之間的借貸,雙方對返還期限有約定的,一般按約定處理;沒有約定的,出借人隨時可以請求返還,借款人應當根據出借人的請求及時返還;暫時無力返還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責令其分期返還。
2、出借人明知借款人是為了進行非法活動而借款的,或以合法借貸形式掩蓋非法目的或內容的,比如賭博等,其借貸關系不予保護。
3、一方以欺詐、脅迫等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所形成的借貸關系,應認定為無效。借貸關系無效由債權人的行為引起的,只返還本金;借貸關系無效由債務人的行為引起的,除返還本金外,還應參照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給付利息。
4、公民與非金融企業之間的借貸屬于民間借貸。只要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即可認定有效。但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無效:
(1)企業以借貸名義向職工非法集資;
(2)企業以借貸名義非法向社會集資;
(3)企業以借貸名義向社會公眾發放貸款。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避免債務糾紛需注意哪些問題”問題進行的解答,避免債務糾紛需注意的問題包括保留債務證據、約定借貸利息、調查借款人的債務償還能力等。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質押的動產能夠善意取得嗎
2020-11-23一地多證,誰能獲得使用權
2020-12-04公證處是國家的司法證明機構嗎
2021-02-03已經抵押給別人的房產還能做訴前保全嗎
2020-12-09什么是婚姻自由,婚姻自由的保護措施是什么
2021-02-06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認定雙方為同等責任,肇事方車輛修理費可以要求受害方承擔嗎?
2021-02-14在沒有合同的情況下工傷應該如何賠償
2020-11-25代位繼承的效力如何
2021-03-06非法分包工程給個人如何處罰
2021-03-08民間借貸執行拍賣房子多長時間
2021-01-23雇主怎么在勞動合同上免責
2021-01-16經濟裁員能否獲得經濟補償
2021-02-24勞動法辭退員工怎樣賠償
2021-01-09代替打印的遺囑是否有效
2021-01-15負債與勞動糾紛如何區分
2021-03-21人壽保險的理賠和糾紛解決
2020-11-17意外險的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1-02-06產品責任險中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1-02-06法律對保險人答復義務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23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別規定有哪些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