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債務糾紛需注意些什么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
根據現行法律規定和我國司法實踐,避免個人債務糾紛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個人借款可以約定無息借貸,但如果出借人要求借款人償付逾期利息,經催告不還后出借人要求償付催告后的利息的,可參照銀行同類貸款的利率計息。
2、出借人明知是為了進行非法活動而借款的,法律不予保護。對雙方的違法借貸行為,可按照有關法律予以制裁。
3、在借貸關系中,僅起聯系、介紹作用的人,不承擔保證責任。對債務的履行確有保證意思的,應認定為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
4、出現糾紛后雙方要注意提供書面借據,無書面借據或無法提供的,應提供必要的事實根據或與自己無利害關系的兩人以上的證人證言,來支持自己的主張。
個人債務糾紛怎么處理
1、公民之間的借貸,雙方對返還期限有約定的,一般按約定處理;沒有約定的,出借人隨時可以請求返還,借款人應當根據出借人的請求及時返還;暫時無力返還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責令其分期返還。
2、出借人明知借款人是為了進行非法活動而借款的,或以合法借貸形式掩蓋非法目的或內容的,比如賭博等,其借貸關系不予保護。
3、一方以欺詐、脅迫等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所形成的借貸關系,應認定為無效。借貸關系無效由債權人的行為引起的,只返還本金;借貸關系無效由債務人的行為引起的,除返還本金外,還應參照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給付利息。
4、公民與非金融企業之間的借貸屬于民間借貸。只要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即可認定有效。但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無效:
(1)企業以借貸名義向職工非法集資;
(2)企業以借貸名義非法向社會集資;
(3)企業以借貸名義向社會公眾發放貸款。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避免債務糾紛需注意哪些問題”問題進行的解答,避免債務糾紛需注意的問題包括保留債務證據、約定借貸利息、調查借款人的債務償還能力等。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轉讓糾紛案件如何舉證
2020-11-25持有效客票乘運義務是什么
2021-02-08侵權責任糾紛是否可以要求賠償
2021-02-27如何保護照片版權
2020-12-19公司咨詢律師費一般是多少
2021-01-20消費者投訴方法是什么
2021-01-10結婚的法定程序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10土地使用權是否屬于他物權
2021-03-20合同已實際解除應否確認效力
2021-01-25勞動合同可以自由約定條款不,以約定哪些條款
2020-11-25離退休不滿5年能解除合同嗎
2021-01-31天津下崗職工轉移勞動關系 申請獎勵程序
2021-02-05自然災害損失可獲得哪些保險賠償
2021-02-08保險合同可以解除的情形及其后果
2021-03-19未盡提示、說明義務被罰,保險人說明義務的履行方式是什么
2020-11-18什么是人身保險合同
2020-11-18如何準備理賠申請材料
2021-01-30保險代理人失職責任到底應該由誰來負擔
2020-12-16校方責任保險與學生平安保險的區別
2021-02-14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概念簡析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