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債務糾紛需注意些什么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
根據現行法律規定和我國司法實踐,避免個人債務糾紛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個人借款可以約定無息借貸,但如果出借人要求借款人償付逾期利息,經催告不還后出借人要求償付催告后的利息的,可參照銀行同類貸款的利率計息。
2、出借人明知是為了進行非法活動而借款的,法律不予保護。對雙方的違法借貸行為,可按照有關法律予以制裁。
3、在借貸關系中,僅起聯系、介紹作用的人,不承擔保證責任。對債務的履行確有保證意思的,應認定為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
4、出現糾紛后雙方要注意提供書面借據,無書面借據或無法提供的,應提供必要的事實根據或與自己無利害關系的兩人以上的證人證言,來支持自己的主張。
個人債務糾紛怎么處理
1、公民之間的借貸,雙方對返還期限有約定的,一般按約定處理;沒有約定的,出借人隨時可以請求返還,借款人應當根據出借人的請求及時返還;暫時無力返還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責令其分期返還。
2、出借人明知借款人是為了進行非法活動而借款的,或以合法借貸形式掩蓋非法目的或內容的,比如賭博等,其借貸關系不予保護。
3、一方以欺詐、脅迫等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所形成的借貸關系,應認定為無效。借貸關系無效由債權人的行為引起的,只返還本金;借貸關系無效由債務人的行為引起的,除返還本金外,還應參照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給付利息。
4、公民與非金融企業之間的借貸屬于民間借貸。只要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即可認定有效。但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無效:
(1)企業以借貸名義向職工非法集資;
(2)企業以借貸名義非法向社會集資;
(3)企業以借貸名義向社會公眾發放貸款。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避免債務糾紛需注意哪些問題”問題進行的解答,避免債務糾紛需注意的問題包括保留債務證據、約定借貸利息、調查借款人的債務償還能力等。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預防醫療糾紛的發生
2021-03-02簽訂房屋拆遷補償協議應該注意什么
2020-11-24對臺灣地區有關婚姻家庭民事判決的認可
2021-03-14保單保全受理多久解開
2021-01-14一方不讓探望子女怎么辦
2020-12-23繼承權可以放棄嗎
2021-02-28贍養父母是憲法規定的義務嗎
2021-03-05工亡賠償的勞動爭議是一裁終局嗎
2021-02-18什么是勞動合同變更
2021-03-20單位不出具書面辭退證明,勞動者如何維權
2020-11-22如何認定虛假勞務派遣
2020-11-28c1駕駛證實習期飲酒駕車扣12分怎么處理
2021-01-12自己承包工程需要什么條件
2021-02-11人身意外險包括自殺嗎
2020-12-07江泰保險旅游意外險
2020-11-08人壽保險索賠需要提供什么資料,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1-20購買飛機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1-02-08建筑工程保險的性質及其特點有哪些
2021-01-16購買境外旅游保險的好處
2020-11-26劉某訴某保險公司――帶病投保糾紛案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