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沒經債權人同意將債務轉給他人
2011年1月,某村民委員會向本村村民吳某借款20000元,12月份,吳某買車急需用錢,遂向該村委會催要借款。因村委會暫無現金,便讓吳某先向鎮信用社貸款20000元,承諾貸款由村委會負責償還。吳某貸款后,村委會與吳某簽訂了償還貸款協議,將出具給吳某的借條收回。然而,貸款到期后,村委會卻一直未向信用社償還。信用社多次向吳某催要,吳某以與村委會有協議,該款應由村委會負責償還為由拒付。
爭議焦點:沒經債權人同意將債務轉讓時該債務轉讓是否有效
對于本案中未經債權人同意的債務轉讓是否為有效,存在兩種不同的見解:
第一種意見認為,該案中的債務人已經由吳某變成某村委會,且村委會與吳某簽訂了償還貸款的協議,債務轉讓已成立,吳某已經不再承擔償還欠款的義務,信用社應以該村委會為被告,要求償還欠款。
第二種意見認為,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債務的轉讓,必經債權人的同意,該案中吳某與村委會的協議,只是私下的協議,并未通過信用社的同意,為無效的轉讓行為。
二、如何認定債權債務轉讓的效力
第二種意見,具體分析如下:
本案中吳某與某村委會簽訂的償還貸款的協議,意味著吳某已經將合同義務全部轉移給了第三人,根據我國合同法第八十四條的規定“債務人將合同的義務全部或者部分轉移給第三人的,應當經債權人同意”。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債務轉移必須具備以下條件才能產生效力。
1、須有有效合同義務存在;
2、轉讓的合同具有可讓與性;
3、須經過債權人的同意等條件。該案中的債權轉移明顯不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償還貸款的協議已生效,也并不代表發生了債務的轉移,第三人也不是債務合同的當事人。
債務人與第三人之間的債務轉讓協議,在經過債權人統一的情況下方為有效,否則無效,因為債務人的履行能力、資信狀況等與債務能否履行息息相關,與債權人債權的實現具有直接的利害關系,所以為保護債權人的債權,必須經債權人同意,債務人才能與第三人簽訂轉讓債務的協議。
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吳某向原告信用社貸款事實清楚,證據充分,原告信用社要求被告償還借款有理,應予支持;被告吳某未經信用社同意,私自轉移還款義務的行為,違背了屬無效民事行為,不予支持。據此,依法判決被告吳某承擔償還責任。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未經債權人同意轉讓債務給他人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私自轉移還款義務的行為,違背屬無效民事行為,不予支持。據此,依法判決被告吳某承擔償還責任。如果您對這方面還有更多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交物業費,物業可以停水停電嗎
2020-12-16法律如何懲處詐騙罪
2021-01-15留置權與抵押權有什么不同之處
2020-12-16妻子起訴要回購房款
2021-03-19要約與要約邀請有哪些區別
2021-02-02訴訟保全擔保怎么解除
2020-12-03《侵權責任法》與校園安全責任
2021-02-10房地產轉讓管理辦法
2021-01-02法律是如何規定勞動合同終止的
2020-11-07患病職工合同期已滿可以終止勞動合同嗎
2020-11-17煤礦工傷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1-24調崗到外地可以不同意嗎
2021-01-27勞務派遣轉勞務外包合法嗎
2021-02-04北京市是經濟性裁員標準
2021-01-17被保險人過錯的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1-03-21保險合同的一般規定有哪些
2020-12-16保險公司應賠付被砸日系車
2021-01-10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方式是什么
2021-01-04回遷房滿五要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1-02-07土地流轉發生糾紛有哪些解決渠道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