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人分期付款的條件是什么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民法通則》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一般來說債務要進行再分期付款的話,一般是出現了經濟危機的情況,而且前提是之前的履行還是比較良好的狀態,但是還是需要債權人同意才可以的。
債務途徑
債務清償途徑就是指解除債權債務關系的方法。主要分兩大類,即正常途徑和特殊途徑。
(1)正常途徑
正常途徑是債務人依據約定履行債務時所采用的方法。如企業到期足額以現金或銀行存款還銀行貸款、支付供貨廠商的應付貨款;用合質合量的產品或勞務償付預收貨款等。
(2)特殊途徑
由于債務企業暫時的償債能力或約定條件的變更等原因,不能履行其債務時所采用的方法。依具體情況的不同,有以下方式:
協商。它是因債務人的原因到期不能履行債務,經與債權人協商,由債權人做出讓步,同意延期償還并免除債務人違約責任的一種方法。在我國法律中,比較鼓勵這一和解糾紛的方式。因為,一方面有利于債權債務企業之間保持良好的業務關系;另一方面,又可避免采取其他方式所花費的開支。但這一方法只有在債權人對債務人有同情或樂觀預期時才使用。
調解。因債務人的原因不能約期履行債務而又不能與債權人協商一致時,經由中間人調停,促成雙方當事人諒解,達成新的協議,使債務得到解決的一種方法。具體形式有:行政調解、仲裁調解和司法調解。不管具體調解形式怎樣,調解過程中必須遵守國家法律、政策規定,并在雙方當事人自愿的前提下,達成不違背法律、政策的協議。
仲裁。雙方當事人將爭議交給共同信任并無直接利害關系的第三者或專業仲裁機構做出裁決,雙方有義務履行的解決債務糾紛的方法。盡管仲裁不具有一定的法律約束力,但作為法律的仲裁制度,還是具有一定的法律強制力即一方當事人在規定的期限內不履行裁決,另一方可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判決。雙方當事人不能通過協商等方式解決債務糾紛,當事人的一方到法院起訴,請求法院通過審判程序解決債務糾紛的方法。其結果是:債務人或履行原有債務,或按規定向對方支付違約金和賠償因欠債而給債權人造成的損失。它是一種強制手段即發生法律效力判決的當事人如負有履行義務,就應自動履行,如不自動履行,人民法院的執行組織可根據債權人的申請或審判組織的移送,按執行程序強制執行。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如果債務人提出了分期付款這個條件的話,那么一定要經得在債權人的同意才可以,這個主要是針對于在整個過程中,債務人已經沒有能力在償還高額的費用的,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案件法庭收費標準
2021-01-11私了還需要交通責任認定書嗎
2020-11-15送達方式有幾種
2021-02-20虛假離婚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0-11-27執法中隊蓋章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8商業銀行調整業務范圍需要哪個部門批準
2021-02-09擔保合同有效期是多久
2021-03-08發現對方未履行合同義務怎么辦
2020-12-26什么是勞動爭議調解期限?怎樣確定勞動爭議的調解期限
2021-01-25單位未給員工繳納社保如何處罰
2021-01-07交通意外險理賠會賠多少
2020-11-16商業、供銷系統投保貨物運輸保險若干試行規定是怎樣的
2021-02-06完善保險合同告知義務制度的思考
2021-01-22短期團體健康保險產品可以調整產品參數嗎
2020-11-22交通保險理賠誤區有哪些
2020-11-22保險利益都有哪些重要原則
2020-11-15保險代理人跑了如何要回保險費
2021-03-23被保險人權利之法律規定
2020-12-27最新土地轉讓協議書范本格式是什么
2020-12-31繳納私房土地出讓金時所需要的材料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