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于三方的債權債務轉讓合同如何交印花稅
《印花稅暫行條例施行細則》第十條規定,印花稅只對稅目稅率表中列舉的憑證和經財政部確定征稅的其他憑證征稅。
現行印花稅只對印花稅條例列舉的憑證征稅,具體有五類:
1、購銷、加工承攬、建設工程勘查設計、建設工程承包、財產租賃、貨物運輸、倉儲保管、借款、財產保險、技術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質的憑證;
2、產權轉移書據;
3、營業賬簿;
4、房屋產權證、工商營業執照、商標注冊證、專利證、土地使用證、許可證照;
5、經財政部確定征稅的其它憑證
根據上述規定,債權轉讓協議不屬于印花稅稅目稅率表中列舉的憑證,不需繳納印花稅。
二、債權轉讓有什么法律風險
(一)、轉讓人的法律風險
1、表見讓與,即當債權人將債權轉讓通知債務人后,即使讓與合同未成立或未生效,但債務人基于對通知事實的信賴而向受讓人履行仍然有效。表見讓與情況下,債務人向受讓人清償債務后,債權人無權再向債務人主張權利。
2、債務人與受讓人惡意串通,如受讓人與讓與人簽訂分期支付轉讓對價的合同,并約定支付首期對價后若干日內,讓與人將債權讓與通知送達債務人,債務人立即向受讓人履行全部債務,然后受讓人玩失蹤而損害讓與人的利益。
(二)、受讓人的法律風險
1、受讓的債權難以實現。如受讓人接受了申請法院執行的債權憑證、生效判決書項下的債權,但債務人下落不明而無法實現債權;或者債權已過訴訟時效,受讓人取得該債權時就已喪失了勝訴權,導致債權成為“自然債務”而難以實現。
2、《合同法》規定,債權轉讓的,債權人應當通知債務人,但由于規定過于簡略,實踐中容易出現以下問題:
(1)在法律對債權人通知債務人的期限沒有做出規定,讓與合同雙方也沒有約定的情形下,債權人有時不知將債權轉讓的事實通知債務人或者怠于履行通知的義務,致使債務人不知向受讓人清償債務,使債權超過訴訟時效,喪失勝訴權。
(2)法律對于債權人采取何種形式通知債務人并未做出明確規定,通常債權人可采用口頭、書面、公告等形式。采用口頭通知的,如電話,因為不易留下證據,債務人為了達到拖延履行義務的目的,往往會否認收到了通知,受讓人不能及時實現債權。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債權轉讓協議并不屬于印花稅稅目稅率表中列舉的憑證,所以是不需繳納印花稅的,如果同房屋得產權轉讓的,就要交納印花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借款合同違約責任的形式
2020-12-12農民在城市打工車禍致殘殘疾賠償金怎么算
2021-01-06起草合同注意事項
2020-11-08子公司的設立方式有哪些
2020-12-30騙婚需要報警嗎
2021-02-24公司不成立工會可以嗎
2020-11-15女曝老爸出軌成癮,男方出軌怎么離婚
2020-12-04保姆虐待老人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1-01-06購買教育地產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28室內設計和施工哪個更好
2021-02-25臨時用工合同是否可以不繳納社保
2021-03-13如何處理員工擅自離崗的事件
2021-03-09勞務公司將勞務分包是否有效
2021-01-13投保人在投保時應該怎樣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0-12-12保險人說明義務與免責條款效力之關系辨析
2021-02-04被保險人死亡由誰承繼被保險人的權利義務
2021-02-26網絡保險的重要性
2020-11-13保險合同名字錯了怎么辦
2021-02-22投保出口產品責任保險注意事項
2021-03-11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是什么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