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賠償先行處理程序是指行政賠償請求人申請行政賠償時,須先向有關的賠償義務機關提出賠償請求,雙方就賠償事項進行自愿協商或由賠償義務機關決定,從而解決賠償爭議的一種制度,也是行政賠償活動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這項制度的確定對于通過行政程序和手段,解決處理行政賠償爭議,既是行政機關的一項法定權利,又是一種"侵權須賠償"的責任落實。因此,對于行政賠償義務機關來說,抓好行政賠償先行處理程序的實施至關重要。
一、正確認識行政賠償先行處理程序在行政賠償活動中的積極作用
行政賠償先行處理程序,是我國《國家賠償法》規定的一項制度。這項制度的設立,盡管受到有些法學專家的質疑,認為是行政賠償義務機關"自己當自己的法官",更有甚者說是"與虎謀皮"。這些看法雖有失偏頗,但反映了社會對這項制度的關注。確立這項制度的重要作用和意義有三方面:一是有利于在行政賠償活動中體現"便民、及時"的處理原則。申請人只要合理合法地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申請,即可啟動行政賠償先行處理程序,方便快捷經濟,可避免直接訴訟帶來的各種成本支出。二是有利于樹立行政機關違法侵權必須承擔法律責任意識。這項法律規定既賦予了行政賠償義務機關的權利,又對其行使這項權利作了明確的法律限制性規定,使行政賠償義務機關不能"天馬行空",任意推脫應該承擔的行政侵權賠償責任,促使行政賠償義務機關在法定范圍內做好賠償先行處理工作。三是有利于建立責任政府,落實依法行政實施綱要提出的"侵權須賠償"的基本要求,實現賠償請求人賠償權利的維護。
二、實施行政賠償先行處理程序的操作規范
啟動實施行政賠償先行處理程序,有三方面的重要環節:即賠償請求人提出的方式和具備的要件、賠償義務機關依法進行賠償確認、賠償義務機關依法進行處理。
(一)賠償請求人提起的方式和具備的要件
賠償先行處理程序適用于賠償請求人單獨提起賠償請求。當賠償請求人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賠償請求時,賠償義務機關要按提出行政賠償的要件進行審查。具體分形式要件和實質要件審查。
形式要件審查。即請求人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行政賠償請求時,應以書面形式申請。針對賠償請求人書寫確有困難的,可以委托他人代書,由本人簽名和蓋章。
實質要件審查。具體包括1、賠償請求人是否具有請求權,因為只有符合法定條件的人才能行使請求權。請求權人原則上是因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職權行為而直接遭受損害的人;2、被請求人是否為賠償義務機關;3、賠償請求事項必須符合《國家賠償法》第三條、第四條規定的行政賠償范圍。4、賠償請求是否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提出。法律規定提出賠償請求時限為兩年,即從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職權行為而直接造成損害結果發生時算起。
共2頁:
共2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向農民工支付工資要提供工資單嗎
2021-01-22董事局和董事會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04反擔保抵押權人是誰
2020-12-06有交通事故逃逸未遂嗎
2020-12-27企業破產受理后能解除失信嗎
2021-02-22送達方式有幾種
2021-02-20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認定雙方為同等責任,肇事方車輛修理費可以要求受害方承擔嗎?
2021-02-14解除勞動合同協議書模板是什么
2021-01-03結婚年齡降至18周歲是真的嗎
2020-11-10代書遺囑的有效條件及見證人資格
2021-03-16勞務派遣糾紛哪個地方仲裁管轄
2020-12-03單位能否單方調動員工崗位
2021-01-30平安意外險理賠時間需要多久
2020-12-12原保險合同成本如何確認
2020-12-23第一受益人參加訴訟的法律有什么作用
2020-12-20保險合同責任免除的情況有哪些
2020-12-30人身保險適用補償原則有什么含義
2021-03-15“拼車”發生交通事故,責任主體如何確定?
2021-01-02車禍理賠和法院判決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01寧波正式實施商業車險二次費改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