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不予賠償的規定:(一)與行使司行政機關管理職權無關的機關工作人員的個人行為;(二)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自己的行為致使損害發生的;(三)法律規定的不予賠償的其他情形。
三.賠償程序:(一)申請賠償與受理立案:1.政策法規處為我局機關行政賠償案件的受理機構,負責對賠償請求進行初步審查并決定是否立案。2.請求賠償應由請求人填寫《行政賠償申請登記表》。特殊情況不能以書面方式提出的,可以口頭方式提出,由受理機關承辦人員代為填寫并作出筆錄,當事人簽名。
(二)審查:1、賠償申請是否屬于法律、法規以及規章規定的賠償范圍。2、有無法律、法規以及規章關于不予賠償的規定情形。3、請求人是否符合國家賠償法第六條規定的條件。4、是否應由本機關予以賠償。5、賠償請求是否已過時效。6、請求賠償的有關材料是否齊全。
(三)行政賠償案件的辦理:1、對已立案的行政賠償案件,由案件受理機構送有關業務工作部門辦理,特殊情況外,也可由案件受理機構直接辦理。2、承辦部門應在一個月內對賠償請求提出予以賠償或不予賠償的意見,連同有關材料報送政策法規處審核。3、政策法規處對承辦部門的意見應在十日內進行審核,報本機關分管負責人審核同意后,報本機關主要負責人批準。4、司法行政機關對符合法定賠償條件,決定予以賠償的,制作《行政賠償決定書》。5、對不符合法定賠償條件,決定不予賠償的,制作《不予行政賠償決定書》。《行政賠償決定書》和《不予行政賠償決定書》由機關主要負責人簽署,加蓋機關印章,并送達賠償請求人。6、對本機關不負有賠償義務的申請,應通知賠償請求人向有賠償義務的的機關提出。賠償義務人是其他司法行政機關的,也可以根據申請人的請求,收案后移送有賠償義務的司法行政機關。
共2頁:
(四)行政賠償的執行:負有賠償義務的司法行政機關負責賠償決定的執行。賠償費用:一.負有賠償義務的司法行政機關能夠通過返還財產或者恢復原狀方式賠償的,應以返還財產或者恢復原狀方式賠償。不能通過返還財產或者恢復原狀方式賠償的,主要以支付賠償金方式賠償。二.支付賠償金的計算標準,依照國家賠償法的規定執行。三.行政賠償費用由負有賠償義務的司法行政機關先從本單位預算經費和留歸本單位使用的資金中支付,支付后再向同級財政機關申請核撥。四.經過行政復議的賠償案件,最初造成侵權行為的司法行政機關和作出復議加重侵權的上級司法行政機關同時是賠償義務機關的,由最初造成侵權行為的司法行政機關向受害人支付全部賠償金后,再與上級司法行政機關結算各自應承擔的賠償費用。
共2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竊取、收買、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辯護詞
2020-11-27違章建筑轉租給他人的合同效力怎么認定
2021-03-03股份公司募集設立流程是什么
2020-12-15家暴離婚需要的證據有哪些
2021-01-15異地結婚需準備哪些材料
2021-03-20退婚還可以重新訂婚嗎
2020-12-13如何保障老年人婚姻自主
2020-11-30老人的贍養費能要多少錢呢
2020-11-08申請強制執行可否附加失信
2020-11-18商業銀行解散的事由是什么
2021-02-21偽造房產證來抵押借款是什么罪
2021-02-06預售房屋抵押登記程序
2020-12-26如何進行個人帳戶的轉移
2020-12-20承諾書是否為合同性質
2021-03-14如何避免購房定金糾紛
2021-02-13開發商無證賣房子欺騙消費者怎么維權
2020-11-09不繳納工會費還可不可以享受工會的權利
2021-03-10哪些人適合購買交通意外險
2020-12-03飛機天氣原因延誤賠償嗎
2021-02-21保險合同上標注責任免除條款 如何發生效力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