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家的職能,尤其是行政管理職能得以拓寬。任何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執行職務的過程中,都可能給公民、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權益造成損害。對于行政侵權行為,公民、組織有權依《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要求行政侵權主體予以賠償。但作為要求國家承擔賠償責任范圍的行政損害賠償范圍的確定,法律規定得還不夠完善,從而損害了行政相對人的行政救濟制度。本文試就行政損害賠償的范圍問題加以探討。
【關鍵詞】行政賠償賠償范圍賠償范圍的擴大
一、我國現行行政損害賠償的范圍
行政賠償的范圍指國家對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時,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的損害給予賠償的范圍。各國規定行使賠償范圍的法律規范在內容上一般都包括積極事項和消極事項兩個部分。所謂積極事項是指能夠引起行政賠償產生的事項,即國家應承擔行政賠償責任的事項;所謂消極事項則是指不會引起行政賠償產生的事項,即國家不承擔行政賠償責任的事項。關于行政賠償的消極事項,各國一般都以法律、法規明文規定,但有的國家如日本、法國等,則以務實或理論加以確定。
為明確行政損害賠償的范圍,便于相對人一方行使行政賠償請求權,我國的國家賠償法于第二章第一節對此作出明確規定,行政損害賠償范圍包括了對人身權的損害賠償和財產權的損害賠償,還包括了行政賠償的消極事項(免責事由)。以下分述之:
(一)侵犯人身權的賠償范圍。對人身權的侵害,包括對人身自由權的侵害和對生命健康權的侵害。根據《國家賠償法》第3條之規定,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人身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取得賠償的權利:
1、違法拘留或違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的;
2、非法拘禁工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公民人身自由的;
3、以毆打等暴力行為或者唆使他人以毆打等暴力行為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4、違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5、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其他違法行為。
(二)侵犯財產權的賠償范圍。財產權是公民的基本權利,根據《國家賠償法》第4條之規定,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財產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權利:
1、違法實施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的;
2、違法對財產采取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達不到傷殘如何賠償
2021-03-242020醫療糾紛程序怎么走
2021-01-16污染物生產者是否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2020-12-03私營企業應當如何辦理年度檢驗
2020-12-03收購一家公司需要變更章程嗎
2021-03-07哪些情況可以申請交通事故保全處理
2021-02-04未簽合同受傷如何賠償
2021-01-23離婚后辦理房屋轉移登記要什么材料
2021-03-10傷殘鑒定程序怎么辦理?
2020-12-17貸款合同簽了沒有下款合同生效嗎
2020-12-19房產贈與給兩個人怎么繳稅
2020-12-30房地產開發企業的不正當經營行為有哪些
2020-12-31已簽訂的勞動合同能變更嗎
2021-01-03勞動合同賠償:員工只憑試用期合同能否申請雙倍工資補償
2021-03-17試用期、服務期是如何確定的
2021-02-03投保人解除人身保險合同返還保險費案
2021-03-12無照駕車被撞死 保險公司應理賠
2021-03-18保險公司推定為全額賠償后車主無權轉讓殘車的理賠
2020-12-10失業保險基金被挪用怎么辦
2021-02-18肇事送醫院后逃逸保險報嗎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