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賠償范圍可以說是決定整個行政賠償的結構和基本框架的問題。行政賠償范圍這個法律概念可以在二個層次意義上使用。一是指導致行政賠償責任的原因行為的范圍,或者說,行政賠償責任應當界定在哪些事項上;二是指賠償損失的程度,即是僅賠償直接損失,是否包括間接損失、精神損害等。從我國國家賠償法目前的立法狀況上看,是在第一層次意義上使用行政賠償范圍這個法律概念。我國《國家賠償法》也在第二章中拿出一節逐項列出行政賠償范圍,但無論是對行政賠償范圍的理解,還是對行政賠償范圍內容的界定上,我國的行政賠償都有些范圍太過窄小,而綜看世界潮流的發展,擴大行政賠償范圍已是國家賠償法不容回避的選擇。在這里,我對理論界比較熱點的幾個問題進行逐一的探討。
(一)將其他抽象行政行為納入行政賠償范圍
對抽象行政行為能否賠償,一直存在爭議,我認為,應當將行政立法以外的其他抽象行政行為納入行政賠償之內。
1、在現代社會,以抽象行政行為的形式侵害公民財產權的案件并不少見,例如,國家賠償法第4條第(3)項規定的違法征收財物,攤派費用的行為就常表現為其他抽象行為,通常是縣、鄉政府發布公告,要求征收費用或強制捐獻。如果將抽象行政行為排除在賠償訴訟之外,那么對于因這種不合理的抽象行政行為導致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財產權的損害就不能得到賠償,就可能出現行政機關借此規避法律,采用抽象行政行為實施違法的現象。
2、應當注意的是,列入行政賠償訴訟是的抽象行政行為是除行政立法以外的其他抽象行政行為。對于行政立法,即有立法權的機關依照法定程序制定頌布的行政法規、規章不在行政賠償范圍之內。因為我國法律并沒有賦予法院對行政立法行為的司法審查權,而大多數國家也都將行政立法行為排除在行政賠償范圍外。除行政立法以外的其他抽象行政行為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行政立法,而屬于行政機關行使職權行為,其除了在適用對象上比具體行政行為廣外,其他性質均與具體行政行為無異。由于它不是行政立法活動,在實踐中一般沒有多少具體的法律法規對這種行為的程序、權限等作出嚴格規定,因此,容易導致濫用而侵犯相對人的合法權益。為切實保障相對一方的合法權益,監督政府活動,將其他抽象行政行為造成的損害納入國家賠償范圍是非常有必要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份制企業改制流程有哪些
2020-11-29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調解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5醫療事故賠償標準
2021-01-15什么是遺囑 怎樣立遺囑
2021-02-07離婚財產保全怎么解除保
2021-02-13企業經營不善降薪是否違法
2020-11-30如何預防房屋中介糾紛,房屋中介糾紛怎樣防范
2020-12-12如果房產被抵押房產證有顯示嗎
2021-02-21保險合同是附條件合同
2020-12-11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相關內容
2020-12-28人身保險合同代簽效力
2021-02-20如何確定保險合同的保險期限起算時點
2021-02-24山林被征能辦失地保險嗎
2020-12-17肇事逃逸商業保險賠嗎
2020-12-25司機涉嫌犯罪保險公司能否拒賠
2021-02-08無證駕駛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0-11-12保險欺詐全方位解析
2020-12-30保險經紀公司管理規定有什么
2021-01-24拆遷補償款提存的程序
2021-03-20拆遷協議改名手續費是多少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