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法責任原則適用于:行政機關的行政法律行為以及與職權相關的事實行為、抽象行政行為等等。行政行為的發生存在三種情形:一是違反法律的行政行為;二是行政不當或合法行政損害相對人權益;三是行政行為事實上造成相對人權益損害。在行政管理活動中,除了各類法律行為外,還存在大量的事實行為,法律不可能規定詳盡統一的行為標準,由于不符合某種標準的事實行為造成相對人損害的,國家不能以該行為沒有違反法律為由拒絕承擔賠償責任。
抽象行政行為是針對普遍對象作出的行政行為,其適用的效力具有反復性,加之層次多、范圍廣,因而產生的影響要遠遠大于具體行政行為。隨著抽象行政行為的增多,違法實施抽象行政行為也隨之增加。由于抽象行政行為針對的是不特定多數人,一旦違法,將會給不特定多數人造成損失。對具體行政行為侵權的行政救濟,只能保護相對單一個體的利益,而對抽象行政行為的行政救濟,可以保護所有可能或已經受到該抽象行政行為侵害的相對方的利益。就中國現狀而言,由于法律、法規、規章具有“法”的性質和地位,在現行監督機制里,都是通過立法監督的形式來糾正的,所以,建議把規章以下的其他規范性文件,這些不具有“法”的性質的抽象行為納入國家賠償范圍,對這些抽象行政行為違法侵權的,設立國家賠償責任。(www.falvwangzhan.cn)
行政賠償中的違法歸責原則,首先,應明確“違法”中“法”的內涵與外延,這里的“法”應作廣義的解釋,既包括實體法,也包括程序法;既包括行政法律、法規,也包括與行政有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各種廣泛性文件和法的基本原則、法的精神。具體而言,在行政賠償中,違法形式包括:
(1)違反明確的法律規范侵犯他人權益;
(2)違反誠信原則、尊重人權及公序良俗原則侵犯他人權益;
(3)濫用或超越行使自由裁量權,提供錯誤信息、指導及許可批準,造成他人權益損害;
(4)沒有履行對特定人的法律義務或盡到合理注意。
因此,違法歸責原則中的違法形式,不僅僅理解為行政訴訟法第54條所規定的違法形式和種類,還應當包括違反法律規范的具體、明確規定,以及違反法律規范的原則、精神和目的等實質性違法。其次,違法既包括積極的作為性違法,也包括消極的不作為違法,侵權主體以積極的作為方式表現出來的違法情形稱為作為性違法,消極的不作為違法則是指侵權主體拒絕履行或拖延履行其承擔的職責和義務的違法情形。國家機關或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不履行法定的或行政職責確定的義務,給受害人造成損失,國家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因此,不作為違法以法定的或職責確定的義務存在為前提。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鼻子整容失敗怎么鑒定傷殘
2020-11-07車禍評殘需要多少錢
2021-01-09什么是非婚生子
2021-02-12如何收養非婚生子女
2021-01-20家庭暴力如何認定,家庭暴力的認定方法
2020-12-17醫療事故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賠償標準
2021-03-11交通事故責全責保險賠償需要保險公司的人在場嗎
2021-03-18結婚年齡降至18周歲是真的嗎
2020-11-10什么情形下訂立的合同屬于效力待定合同
2021-03-08情勢變更是否屬于合同免責原因
2021-03-17待崗要待多久解除合同
2020-11-23強制解除勞動關系怎么賠償
2021-01-26保險投資基金有哪些投資策略
2021-02-06客戶患重疾去世 民生人壽及時理賠
2020-11-12保險合同終止的原因有哪些
2021-03-15違反保險法的行為應該承擔什么責任
2021-01-17最高法民二庭負責人解讀保險法解釋(二)
2020-11-09代理商出具的授權書格式是怎樣的
2020-11-09保監會等發布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暫行辦法
2020-11-09瑞士人活得“保險”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