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法責任原則適用于:行政機關的行政法律行為以及與職權相關的事實行為、抽象行政行為等等。行政行為的發生存在三種情形:一是違反法律的行政行為;二是行政不當或合法行政損害相對人權益;三是行政行為事實上造成相對人權益損害。在行政管理活動中,除了各類法律行為外,還存在大量的事實行為,法律不可能規定詳盡統一的行為標準,由于不符合某種標準的事實行為造成相對人損害的,國家不能以該行為沒有違反法律為由拒絕承擔賠償責任。
抽象行政行為是針對普遍對象作出的行政行為,其適用的效力具有反復性,加之層次多、范圍廣,因而產生的影響要遠遠大于具體行政行為。隨著抽象行政行為的增多,違法實施抽象行政行為也隨之增加。由于抽象行政行為針對的是不特定多數人,一旦違法,將會給不特定多數人造成損失。對具體行政行為侵權的行政救濟,只能保護相對單一個體的利益,而對抽象行政行為的行政救濟,可以保護所有可能或已經受到該抽象行政行為侵害的相對方的利益。就中國現狀而言,由于法律、法規、規章具有“法”的性質和地位,在現行監督機制里,都是通過立法監督的形式來糾正的,所以,建議把規章以下的其他規范性文件,這些不具有“法”的性質的抽象行為納入國家賠償范圍,對這些抽象行政行為違法侵權的,設立國家賠償責任。(www.falvwangzhan.cn)
行政賠償中的違法歸責原則,首先,應明確“違法”中“法”的內涵與外延,這里的“法”應作廣義的解釋,既包括實體法,也包括程序法;既包括行政法律、法規,也包括與行政有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各種廣泛性文件和法的基本原則、法的精神。具體而言,在行政賠償中,違法形式包括:
(1)違反明確的法律規范侵犯他人權益;
(2)違反誠信原則、尊重人權及公序良俗原則侵犯他人權益;
(3)濫用或超越行使自由裁量權,提供錯誤信息、指導及許可批準,造成他人權益損害;
(4)沒有履行對特定人的法律義務或盡到合理注意。
因此,違法歸責原則中的違法形式,不僅僅理解為行政訴訟法第54條所規定的違法形式和種類,還應當包括違反法律規范的具體、明確規定,以及違反法律規范的原則、精神和目的等實質性違法。其次,違法既包括積極的作為性違法,也包括消極的不作為違法,侵權主體以積極的作為方式表現出來的違法情形稱為作為性違法,消極的不作為違法則是指侵權主體拒絕履行或拖延履行其承擔的職責和義務的違法情形。國家機關或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不履行法定的或行政職責確定的義務,給受害人造成損失,國家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因此,不作為違法以法定的或職責確定的義務存在為前提。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內債務公證怎么做
2020-11-23立約定金后未簽合同怎么賠
2021-02-15死緩減為無期徒刑后能假釋嗎
2020-12-17非機動車追尾機動車怎樣認定責任
2021-01-01未簽訂借款合同發生糾紛要去哪里起訴
2021-01-01交通事故私了保險公司怎么陪
2021-03-22工亡賠償的勞動爭議是一裁終局嗎
2021-02-18未約定授權期限合同不成立嗎
2020-11-14哪些是合同的詐騙類型
2021-01-14貸款需要擔保的要簽擔保合同嗎
2021-02-10雇傭關系傷者主動放棄治療還要賠償嗎
2021-01-15民間房產抵押借貸流程
2021-01-03簽訂勞動合同要注意的九個事項
2020-12-23解除勞動合同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15拼裝的汽車發生交通事故由誰賠償
2021-02-07勞動爭議幾年自動終止
2020-12-17人壽保險的基本概念與原則是什么
2020-12-05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是否屬于商業險
2020-12-12我國工程保險有沒有法律保障
2021-01-02投保人和保險人的區別有哪些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