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損害是否應當確立具體的國家賠償責任
10年前就曾因污染嚴重而曝光的淮河支流沙潁河最近再度出現,理由同樣是污染,目前它已經成為了一條“致癌河”。10年間已有數百人因飲用高污染、富含致癌物的水而死亡。不過,其中最觸動的是當地村民無奈又無望的話:“誰得病誰家就敗”“人活得都沒有希望了”。
顯然,飽受環境污染的最底層公民陷入了尷尬的兩難境地:既無法享受醫療保障制度的庇護,又無法獲得環境損害賠償機制的有效救濟。
“有權利就有保護,有損害必有救濟”,這是一條最基本的法理。然而現實中,通過法律途徑獲取民事救濟不蒂于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環境受害者往往是“賠了健康又折金”。因此,為真正地體現以人為本,除了加強民事救濟一途之外,筆者認為還非常有必要確立社會救濟途徑,比如國家賠償機制。
確立國家賠償機制就是要將人民的生命健康權置于最高地位,之所以如此建議恰是由我國環境治理的現實尷尬牽動的。在我國發生環境污染致人損害后,地方政府往往只注重對污染企業進行行政處罰,追究其行政責任。然而由于地方政府與污染企業之間的利益關聯,行政處罰的力度往往不足。話又說回來,即使執行力度到位,行政處罰的款項也都進了國庫,受害者并沒有得到賠償。
國家之所以某種程度上要承擔賠償責任,除了基于人文關懷的考慮之外,從法理和實踐上來說,這種責任也并不能歸之于道義而應是一種切實的法律擔當,絕非“國家無責任”。
和應享有的其他權利一樣,公民同樣享有免于生命健康受威脅或受損害的環境權。我們當然可以認為,環境資源是一種全民所有的公共財產。國家不過是這種公共資源的委托管理人,必須對全體公民負責。如果濫用或不恰當履行公民的委托權就必須承擔相應的責任。而在實踐中,環境損害的發生往往源于行政機關執法不嚴,比如限期治理變無期,該關閉一直關不掉。沙潁河水污染致癌二度曝光后,河南省副省長張*衛曾憤怒地質問“這樣的污染和直接殺人有什么區別!”但真的現實依然殘酷:年底前全省要關閉的150家重點企業目前只關閉了32家。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行政機關不作為或怠于職責給公民帶來損害,從法理上來說,就無從免于責罰和賠償責任。
不過,國家承擔環境損害賠償責任并不完全依靠財政負擔,否則就等于將污染者的損害責任轉嫁給了納稅人。可以有兩種方法,一是利用征收的排污費,資源補償費等建立環境損害賠償基金。發生污染事故后,由該基金先行賠付,然后向污染企業追償。或者,在沒有建立損害賠償基金的情況下,可以由地方政府先行賠付,然后再由政府向污染企業追償。無論哪種方式,其目的都是一樣的:保護弱勢群體,將人的生命健康權利置于首位。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環境損害要不要確立具體的國家賠償責任”問題進行的解答,環境損害對公民生命健康造成的侵害是非常大的,所以確立具體的國家賠償責任是非常有必要的。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石花,2019年取得《法律職業資格證書》,在校期間多次榮獲國家勵志獎學金、學校獎學金、三好學生等榮譽,法學理論功底深厚。2020年在公司擔任法務,期間為公司解決多項法律問題。現執業于榮獲“全國律師行業先進黨組織”、“貴州省優秀律師事務所”、“貴陽市優秀律師事務所”榮譽稱號的貴州馳宇律所事務所。執業期間,辦理了諸多民事訴訟案件與非訴案件,取得良好的效果,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擅長于合同糾紛、侵權糾紛、婚姻家庭糾紛、交通事故、民間借貸等訴訟業務,對刑事辯護案件也深有研究。始終秉持“誠信執業、追求卓越”的執業理念,盡最大努力維護當事人的權益,為委托人提供優質高效的專業法律服務。
兒子不孝順父母怎么辦
2020-12-31涉外離婚一方不同意怎么辦
2020-12-27企業律師是專職律師嗎
2021-02-11債的保全是指什么,債的擔保指什么
2021-01-05檢察院不批捕后,可以取保候審嗎
2020-12-17房屋租賃合同糾紛怎么辦
2021-01-23車禍二級傷殘最多賠償多少錢
2020-12-04主合同與擔保合同在效力上有什么關聯
2021-01-05解除勞動合同的招工表還有效嗎
2021-03-18房產中的公攤面積怎么算
2020-12-1460歲員工為什么要簽勞務合同
2021-01-04代替繳納社保能否認定勞動關系
2021-03-25雇傭關系工傷賠償
2021-01-15酒店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0-12-16北京工資超過多少扣個人所得稅
2020-12-08在職勞動糾紛申訴期是多久
2020-11-25解除保險合同通知書怎么寫
2021-01-11案例 旅游安全事故應明確旅行社責任險理賠范圍
2020-11-15駕駛員下車修理受傷仲裁委裁決保險不賠
2020-11-19保險人履行對免責條款提示、明確說明義務的范圍包括哪些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