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國民法上,可引起債的產生的法律事實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合同
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合同依法成立后,即在當事人之間產生債權債務關系,因此合同是債的發生根據。基于合同所產生的債,稱為合同之債。合同之債是當事人在平等基礎上自愿設立的,是民事主體開展各種經濟交往的法律表現,也是債的最常見、最主要的表現形式。
二、單方允諾
單方允諾也稱單獨行為或單約束行為,是指表意人向相對人作出的為自己設定某種義務,使對方取得某種權利的意思表示。依意思自治原則,民事主體可基于某種物質上或精神上的需要為自己設定單方義務,同時放棄對于他方當事人的對價請求。因此,單方允諾能夠引起債的發生。在社會生活中較為常見的單方允諾有懸賞廣告、設立幸運獎和遺贈等。
三、侵權行為
侵權行為是指不法侵害他人的合法民事權益的行為。依法律規定,侵權行為發生后,加害人負有賠償受害人損失等義務,受害人享有請求加害人賠償損失等權利。這種特定主體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即侵權行為之債。侵權行為之債是除合同之債以外的另一類較為常見的債,它由非法行為引起,依法律規定而產生,以損害賠償為主要內容。
四、無因管理
無因管理,是指沒有法定的或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而為他人管理事務或提供服務的行為。無因管理一經成立,在管理人和本人之間即發生債權債務關系,管理人有權請求本人償還其因管理而支出的必要費用,本人有義務償還,此即無因管理之債。無因管理之債與合同之債一樣,都是因合法行為而發生的,二者的根本區別在于合同之債為意定之債,無因管理之債為法定之債。
五、不當得利
不當得利,是指沒有合法根據而獲得利益并使他人利益遭受損失的事實。依法律規定,取得不當利益的一方應將所獲利益返還于受損失的一方,雙方因此形成債權債務關系,即不當得利之債。不當得利之債與侵權行為之債、無因管理之債同屬法定之債,其特點在于,它既不像合同之債那樣基于當事人的合意而成立,也不像侵權行為之債那樣因不法行為而發生,或像無因管理之債那樣因合法的事實行為而發生,而是基于當事人之間的利益發生不當變動的法律事實(事件)而發生。
六、其他原因
除上述發生原因外,債的關系還可因其他法律事實而產生。例如,因締約過失,可在締約當事人之間產生債權債務關系,因拾得遺失物,可在拾得人與遺失物的所有人之間產生債權債務關系,因防止、制止他人合法權益受侵害而實施救助行為,可在因此而受損的救助人與受益人之間產生債的關系。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的債的發生的原因有哪些?希望給大家帶來一些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工流產住院社保結算后可報銷么
2021-02-14公司回購的股票歸誰
2021-01-23微信被騙報警當地不受理該怎么辦
2021-01-06公證業務范圍是什么
2021-03-01管轄權異議的要求有哪些
2021-03-03當股東權利受侵害時應當如何處理
2020-12-25冒充別人的商標應該怎么處罰
2020-11-18破產清算必須注銷公司嗎
2021-03-09新三板上市律師提供的法律服務有哪些
2020-12-18買賣婚姻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0-11-21勞動者拒簽合同怎么辦
2021-01-19從業人員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應當提前多久申請
2020-12-29員工涉嫌刑事責任怎么處理,單位是否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27用人單位拖欠工資有什么處罰是什么
2021-03-14購買人壽保險后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16飛機延誤可以退票嗎
2021-01-31建筑工程保險的適用范圍
2021-01-31保險人說明義務與免責條款效力之關系辨析
2021-02-04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單證和標志管理的通知
2020-11-26放火燒車保險賠嗎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