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旅游者異地旅游消費侵權的管轄是如何確定的
一般來說,發生旅游糾紛,可先與旅行社溝通,協商解決;協商不成,再向旅游地旅游質量監督管理部門或消費者協會投訴,亦可向當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旅游者向法院提起訴訟并已被法院受理的案件,消費者協會、旅游質監部門將不再受理。
游客在旅行過程中遇到旅游服務質量問題,合法權益受損時,可以立即去當地旅游質量監督管理部門投訴;如果游客已旅行歸來,可到組團社所在地的旅游質量監督管理部門遞交投訴狀。
二、旅游十大侵權行為
一是有的旅游企業對景點設施、參觀項目有不實宣傳、誤導消費的行為;
二是有的旅游企業為了減少或免除自身的法定義務,合同條款設置模糊,規避責任;
三是消費者在旅游中所住酒店、乘坐的交通工具、用餐的檔次比旅行社承諾的標準低;
四是旅行社減少合同或承諾約定參觀的景點,或將路途時間計算成旅游時間;
五是當消費者到景點后,導游將團隊轉給當地的旅行社,再次收費,或與其他旅行社的團隊拼成一個團,減少旅行社費用,增加旅游人數,影響旅游質量;
六是以聘請當地車輛、人員等為由,再次向消費者重復收費,或以增加景點為由,向消費者收費牟利;
七是強制消費者參加自費項目,否則服務打折,或刁難消費者;
八是任意改變旅游路線,減少旅游時間,增加購物時間;
九是引導消費者到一些質次價高、甚至是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的購物點,以“超低價”、“免關稅”、“中獎”、“拉老鄉”等形式誘惑消費者購物,甚至出現有的消費者在不情愿購物時遭到謾駕;
十是消費者住店或旅游途中財物被盜。
三、遭遇旅游糾紛怎么維權
(一)、與旅游經營者協商和解。
旅游者在旅途中若遇旅游糾紛,可先與組團社的全陪、領隊或地接社導游多溝通,不能解決時,再與組團社聯系,要求妥善處理。要及時向他們反映自己的意見和建議,聽取旅行社的答復后再做決定。
(二)、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
《旅游法》規定,消費者協會、旅游投訴受理機構和有關調解組織在雙方自愿的基礎上,依法對旅游者與旅游經營者之間的糾紛進行調解。消費者在與旅游經營者協商不成時,可以通過消費者協會等機構與旅游公司進行調解解決。
但是調解必須遵守自愿和合法原則:
1、自愿原則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調解工作必須在雙方當事人自愿的基礎上進行;二是調解協議內容必須出自雙方自愿。
2、調解的合法原則主要指調解工作要以事實為根據,在分清是非的基礎上,正確地適用實體法來確定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調解協議的內容不得與民事法律中的禁止性規定相沖突,不得侵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不得違反公序良俗或損害第三人的合法權益。
(三)、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
消費者如果需要向旅游管理部門投訴,消費者應當及時提交賠償請求書和相關證據資料。在書寫賠償請求書時,要注意:
1、客觀真實地陳述需投訴的事件內容。表述的事件經過應盡量具體、詳細。
2、提供的證據真實有效。主要的證據包括旅游合同、旅游行程表、旅游發票、車船票據、門票、購物發票、接待單位的證明以及其他可以證明侵權、違約的材料。
3、提出的賠償請求和主張合法合理。對旅游者提出的投訴,旅游管理部門主要依據國家旅游局發布的《旅行社服務質量賠償標準》,認定旅行社的賠償責任和金額,故游客在確定賠償金額時,要以雙方合同約定的違約責任和管理部門的有關規定為主要依據。
(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在旅游時,消費者一般都會與旅游公司簽訂旅游合同,若在合同中有仲裁條款或者事后與旅游公司達成協議,消費者可以憑借仲裁條款及仲裁協議提起仲裁機構進行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消費者可以持民事起訴書、旅游合同等相關證據材料到法院提起訴訟。
如果讀者有其他的法律問題要咨詢,歡迎來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使用費與耕地占用費區別有哪些
2021-02-02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2如何啟動醫療損害重新鑒定
2020-12-17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登記流程是怎樣的
2021-01-25企業之間能否直接借款
2020-12-05公司反擔保(保證)合同
2020-11-18合同不見了可以仲裁嗎
2020-11-13征地土地補償協議
2021-02-12交通事故糾紛司法解釋
2021-01-30強制執行時效是兩年嗎
2021-02-03房產確權訴訟要所有繼承人嗎
2021-01-28已登記的地役權首次登記需要的材料
2020-11-26強制解除勞動關系怎么賠償
2021-01-26現金價值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24人壽保險的壽險保費有哪幾類
2021-02-11保證續保條款是什么
2021-02-09航空運輸貨物保險的責任范圍怎么劃分
2020-11-13保險法的修改與保險合同格式條款
2021-02-10誰負責對外資保險公司實施監督管理
2021-01-13哪種情形必須導致保險人免責
2020-12-05